[发明专利]一种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123.2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91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B59/02 | 分类号: | D05B5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317000 浙江省台***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线消耗量 缝纫过程 补偿函数 电控模块 缝纫机 缝料 缝纫机底线 消耗量计算 缝纫结束 缝纫 自动获取 自动计算 底线量 缝纫针 针距 底线 消耗 修正 检测 申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包括下述步骤:缝纫前,缝纫机的电控模块中预存有基于缝料厚度T的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所述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为每缝纫一针缝料所消耗的底线量;开始起缝;缝纫结束后,缝纫机的电控模块自动获取开始起缝至缝纫结束这段缝纫过程中的缝纫针数n、以及针距p,且缝纫机的电控模块自动计算这段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Y:Y=(n‑1)*p+n*f(T)。本申请在计算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时,加入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对底线消耗量Y进行修正,考虑缝料厚度对底线消耗量的影响,进而提高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的计算精度,最终有利于提高底线余量的检测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缝纫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缝纫机在缝纫缝料时,缝纫机的旋梭和机针相互配合以将底线和面线互相交织连锁缝纫在缝料上,从而形成线迹。面线穿设在机针的针眼中,机针做上升、下降运动;旋梭由梭壳和梭芯构成,梭芯被收容在梭壳内,底线缠绕在梭芯上。面线一般较长,有3000m-4000m,且在缝纫过程中用户可随时观察面线线量的多少,故可及时更换面线。但是,由于缝纫机空间和机构原理的限制,底线一般较短,只有20m-50m,为了避免在缝料上产生空线迹,需要监控梭芯上的底线余量,便于及时更换梭芯。
进一步地,在一些缝纫机中,其会计算缝纫过程中底线的消耗量,用于辅助计算梭芯上的底线剩余量。目前,缝纫机电控模块对底线消耗量的计算不够精确,在计算时只考虑了缝纫针数和针距,未考虑缝料厚度对底线消耗量的影响,从而使得底线消耗量的计算不够准确,最终不能精确地计算出梭芯上的底线余量,不利于缝纫品质的提高。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考虑缝料厚度对底线消耗量的影响,提高底线消耗量的计算精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缝纫前,缝纫机的电控模块中预存有基于缝料厚度T的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所述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为每缝纫一针缝料所消耗的底线量;
2)、开始起缝;
3)、缝纫结束后,缝纫机的电控模块自动获取开始起缝至缝纫结束这段缝纫过程中的缝纫针数n、以及针距p,且缝纫机的电控模块自动计算这段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Y:
Y=(n-1)*p+n*f(T)。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所述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为:f(T)=2*λ*T,λ为经验常数值。
进一步地,所述经验常数值λ的取值范围为:0<λ<1。
进一步地,所述经验常数值λ=0.5。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缝纫机底线消耗量计算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在计算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时,加入底线消耗量补偿函数f(T)对底线消耗量Y进行修正,考虑缝料厚度对底线消耗量的影响,进而提高缝纫过程中底线消耗量的计算精度,最终有利于提高底线余量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缝料与底线消耗量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拓卡奔马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12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