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166.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5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周于铭;叶能;梁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18 | 分类号: | C21D1/18;C21D1/46;C21D1/74;C21D1/773;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宋安东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铸模具 保温 加热 热处理工艺 气冷 油冷 耐磨性 残余应力 回火处理 加工性能 空冷处理 回火 空冷 脱模 变形 | ||
1.一种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将压铸模具加热至500-550℃后保温;
S2.将S1处理后的压铸模具继续加热至800-850℃后保温;
S3.将S2处理后的压铸模具进一步加热至1020-1040℃后保温;
S4.将S3处理后的压铸模具通过油冷或气冷至370-420℃后保温;
S5.将S4处理后的压铸模具空冷;
S6.将S5处理后的压铸模具进行三次回火,使压铸模具的硬度在43-48HRC。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若使用盐浴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500-550℃后的保温时间为1-1.5min/mm;
所述S2中,若使用盐浴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800-850℃后的保温时间为0.5-0.8min/mm;
所述S3中,若使用盐浴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1020-1040℃后的保温时间为0.2-0.4min/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若使用气氛保护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500-550℃后的保温时间为1.5-2.5min/mm;
所述S2中,若使用气氛保护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800-850℃后的保温时间为1-2min/mm;
所述S3中,若使用气氛保护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1020-1040℃后的保温时间为1-1.2min/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若使用真空气淬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500-550℃后的保温时间为1.5h;
所述S2中,若使用真空气淬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800-850℃后的保温时间为1.5h;
所述S3中,若使用真空气淬炉加热压铸模具,则加热至1020-1040℃后的保温时间为1-1.5h。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4中,将压铸模具通过油冷或气冷至370-420℃后保温5-20min。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空冷后的压铸模具的硬度为44-48HRC。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包括S61,将S5处理后的压铸模具进行第一次回火后,其中,第一次回火的温度为520-560℃,油冷或气冷后的压铸模具硬度为50-56HR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还包括S62,将S61中第一次回火后的压铸模具进行第二次回火后油冷或气冷,其中,第二次回火的温度为600-620℃,油冷或气冷后的压铸模具硬度43-48HRC。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压铸模具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6还包括S63,将S62中第二次回火后的压铸模具进行第三次回火后油冷或气冷,其中,第三次回火的温度为550-580℃,油冷或气冷后的压铸模具硬度43-48HR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型腔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16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