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萤火虫群优化算法的深度置信网络调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193.8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52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梁宗保;唐玉;唐朝霞;柴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N3/08 | 分类号: | G06N3/08;G06N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智则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3 | 代理人: | 王昌贵 |
地址: | 4022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萤火虫 优化 算法 深度 置信 网络 方法 | ||
1.一种基于萤火虫群优化算法的深度置信网络调优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萤火虫群优化算法(GSO)运用到深度置信网络(DBN)中进行参数优化,所述步骤如下:
S1、建立具有三个RBM的DBN网络结构,并且设置好目标误差函数,迭代次数;
S2、对萤火虫群的规模、维度、步长以及迭代次数进行设置;
S3、根据以下公式更新荧光素值;
yt=(1-ρ)y(t-1)+γf(xm(t)) 公式(1)
S4、每个萤火虫个体按照感知半径搜索邻居个体,依据公式(2)概率选择最佳邻居,根据公式(3)更新位置,根据公式(4)更新感知半径;
在个体m有多邻居的情况下,选择个体n的概率
感知半径的更新表达式如下:
rm(t)=min{rz,max[0,rm(t-1)+β(nt-1-|Nm(t-1)|)]} 公式(4)
S5、根据目标函数的倒数计算每个个体的适应度值;
S6、重复步骤S3至步骤S6,直到达到迭代次数;
S7、将各参数初始化到第一个RBM,进行对比散度算法学习;
S8、重复步骤S1至步骤S6,将各参数初始化到第二个RBM,进行对比散度算法学习训练,重复步骤S8,将各参数初始化到三个RBM;
S9、对整个网络进行BP(Back Propagation)反向微调,直到达到目标误差或迭代次数,完成网络的训练,保存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萤火虫群优化算法的深度置信网络调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其具体方法为:输入向量共i维,输出向量t维,第一个RBM包含了a1~aj一共j个神经元阈值,以及i×j个权值参数,因此萤火虫群中每个萤火虫所在的空间维度是u=j×(i+1),空间向量表示为Xu=(U11,U12,...Uij,a1,a2,...aj),所得最优萤火虫的前i×j个数即为第一个RBM网络的初始权值,后j个数即为第一个RBM网络的初始阈值,第二个RBM包含b1~bk共k个神经元阈值,以及j×k各权值参数,因此萤火虫群中每个萤火虫所在的空间维度是v=k×(j+1),空间向量表示为Xv=(V11,V12,...Vjk,b1,b2,...bk),所得最优萤火虫的前j×k个数即为第二个RBM网络的初始权值,后k个数即为第二个RBM网络的初始阈值,第三个RBM包含了c1~cs一共s个神经元阈值,以及k×s个权值参数,因此萤火虫群每个萤火虫所在的空间维度是p=s×(k+1),空间向量表示为Xp=(W11,W12,...Wks,c1,c2,...cs),所得最优萤火虫的前k×s个数即为第三个RBM网络的初始权值,后s个数即为第三个RBM网络的初始阈值,通过GSO来优化DBN网络就是将每个萤火虫定位到需要优化的参数上,因此针对该DBN网络需要优化的参数包括权值Uij、Vjk、Wks、和阈值aj、bk、c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通大学,未经重庆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19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