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登机桥固定端、登机桥、登机系统及登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247.0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伟;李雪晖;宣勇;林赣军;廖剑涛;彭卫;宋健;谢镇南;高翔;叶翠;李炯青;闫广煜;陈卓宇;杨淞博;陈金建;陈沛强;王祺维;陈雄;潘勇;郭其轶;邓章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F1/30 | 分类号: | B64F1/30;B64F1/305;G05B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李丹 |
地址: | 510405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层 登机桥 登机系统 连通 固定端 楼板层 固定端本体 乘客输送 出入口 航站楼 移动端 建设成本 依次层叠 乘客 运输 建设 | ||
1.一种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固定端本体,包括沿从下到上的方向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侧设有能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的第一出入口,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二侧能与航站楼的第一楼板层连通,所述第二连接层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设有能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的第二出入口,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能与航站楼的第二楼板层或第三楼板层连通;
乘客输送组件,用于进行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之间的乘客运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组件包括第一扶梯和第二扶梯,所述第一扶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一扶梯的运输方向向上,所述第二扶梯的两端分别与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二扶梯的输送方向向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客输送组件还包括输送楼梯,所述输送楼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连接;所述乘客输送组件还包括垂直电梯,所述垂直电梯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层和所述第二连接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层还具有第三侧,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三侧与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侧相邻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三侧还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三出入口和第四出入口,所述第三出入口和所述第四出入口均用于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疏散设备,所述疏散设备与所述第一连接层、所述第二连接层均连通,且所述疏散设备的一端向地面延伸以靠近地面或与地面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行指示件,所述通行指示件能设置于乘客输送组件的进口处或出口处,用于防止乘客往指定方向移动;
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设置于第一连接层或第二连接层内,所述显示屏用于显示乘客行走指引信息。
7.一种登机桥,其特征在于,包括登机桥移动端和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登机桥固定端,所述登机桥移动端能与所述第一出入口或所述第二出入口连通。
8.一种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航站楼和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登机桥,所述航站楼包括从下到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楼板层、第二楼板层及第三楼板层,所述第一楼板层能与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二侧连通,所述第二楼板层能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连通,所述第三楼板层能与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登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航站楼还包括连接斜坡,所述连接斜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楼板层和第二连接层连接,所述第二楼板层与所述第二连接层平层对接,所述第一楼板层与所述第一连接层平层对接。
10.一种登机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乘客属性,所述乘客属性至少包括行程信息和机舱位置;
根据乘客属性形成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下层机舱的国际到达乘客,则使第一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一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层连通,形成下层国际到达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上层机舱的国际到达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二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使第二连接层与第一连接层之间的乘客输送组件启动且输送方向向下,使第一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际到达层连通,形成上层国际到达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下层机舱的国际出发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际出发层连通,使第二连接层与第一连接层之间的乘客输送组件启动且输送方向向下,使第一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一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形成下层国际出发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上层机舱的国际出发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际出发层连通,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二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形成上层国际出发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下层机舱的国内到达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一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使第二连接层与第一连接层之间的乘客输送组件启动且输送方向向上,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内混流层连通,形成下层国内到达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上层机舱的国内到达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二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内混流层连通,形成上层国内到达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下层机舱的国内出发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内混流层连通,使所述第二连接层和所述第一连接层之间的乘客输送组件启动且输送方向向下,使所述第一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一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形成下层国内出发通道;
若乘客属性为上层机舱的国内出发乘客,则使第二连接层的第二侧与航站楼的国内混流层连通,使所述第二连接层的第一侧通过第二出入口与登机桥移动端连通,形成上层国内出发通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民航机场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24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