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多通道探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1347.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存惠;王凯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光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7/02 | 分类号: | G01S17/02;G01S17/08;G01S7/481 |
代理公司: | 北京荟英捷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26 | 代理人: | 左文 |
地址: | 1014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通道探测 探测 探测灵敏度 回波信号 收发 偏振光 激光 偏振光激光 反射杂光 非偏振光 干扰目标 光学窗口 光学系统 光学原件 激光雷达 降低系统 接收通道 探测距离 探测系统 大动态 近距离 分置 光路 视场 光源 污染 | ||
1.一种激光探测系统,具有发射光学系统,以发射出射激光光束;以及具有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以接收出射激光回波;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为双通道或三以上通道,所述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中的第一通道设置有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以实现近距离回波接收,第二通道设置有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以实现远距离回波接收,所述第一、第二通道以及所述出射激光光束的光轴之间两两均不相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具有相对设置的小光路有效接收口径与大探测视场,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具有相对设置的大光路有效接收口径与小探测视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小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光路有效接收口径大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光路有效接收口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灵敏度阈值高于所述近距离回波中干扰回波信号的峰值。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灵敏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灵敏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与所述出射激光光束的发射视场在所述近距离附近交叠,并且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与所述出射激光光束的发射视场在所述远距离附近交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部分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还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设置有第三探测距离接收装置以实现相比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更远距离的回波接收;
所述第三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视场小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探测视场,并且所述第三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光路有效接收口径大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所述光路有效接收口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还具有第三通道,所述第三通道设置有第三探测距离接收装置以实现相比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更远距离的回波接收;
所述第三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灵敏度阈值低于所述第二探测距离接收装置的探测灵敏度阈值。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激光探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系统控制单元和激光收发指向控制装置;
所述系统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发射光学系统发射出射激光光束、控制所述激光收发指向控制装置调节所述出射激光光束的指向以对探测区域进行扫描;
所述出射激光回波通过所述激光收发指向控制装置耦合至所述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所述系统控制单元能够接收所述激光收发指向控制装置反馈的指向信息,以进一步控制所述多通道激光回波接收装置对所述多通道中不同通道的选通和数据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光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光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34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外悬式路谱扫描装置
- 下一篇:路基感知方法、系统、车辆、设备和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