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铃声设置方法、铃声设置装置、移动终端和可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1772.2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1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6 |
发明(设计)人: | 魏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42;H04M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0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1004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铃声 设置 方法 装置 移动 终端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自动设置领域,公开了一种铃声设置方法、铃声设置装置、移动终端和可存储介质。本发明中铃声设置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声音数据;解析环境声音数据,确定环境声音数据的第一响度;获取符合预设条件的铃声作为目标铃声,其中,预设条件包括:铃声的响度大于第一响度。上述方案可以使得设置的目标铃声更容易被用户听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终端自动设置领域,特别涉及铃声设置方法、铃声设置装置、移动终端和可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通信产品,在实际的使用中,接听电话、接收信息、接收提醒等功能一般都采用铃声提醒的方式,那么,保证铃声提醒及时被用户听到就十分关键。
现有技术中,手机预设有多种模式,如户外模式、会议模式、静音模式等,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设定不同的情景模式。但本申请发明人发现:手机预设的多种模式中,响铃的差别来自铃声音量,也就是在不同模式中,将铃声调整为不同的音量,而在噪声环境下,虽然用户将手机设置为户外模式(音量已经很高),也可能因手机距离过远,或噪声太大无法听到手机的来电响铃,以至于造成漏接重要电话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铃声设置方法、移动终端和可存储介质,使得设置的目标铃声更容易被用户听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铃声设置方法,包括:获取环境声音数据;解析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确定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的第一响度;获得符合预设条件的铃声作为目标铃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铃声的响度大于所述第一响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铃声设置方法,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环境声音数据;解析模块,用于解析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确定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的第一响度;目标铃声确定模块,用于获得符合预设条件的铃声作为目标铃声,其中,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铃声的响度大于所述第一响度。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以及,与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通信连接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有可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能够执行如上述的铃声设置方法。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铃声设置方法。
本发明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避免现有调节铃声时基于音量调节的方法,而采用更代表人耳对声音的敏感度的响度参数,避免从音量的响和轻设置目标铃声,而是从响度角度设置目标铃声,具体通过测得环境声音的响度参数,分析出当时用户容易识别到的铃声的响度范围,获得符合预设条件的铃声作为目标铃声,使得设置的目标铃声更易被用户听到,从而使得铃声提醒更为有效。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获取环境声音数据,具体为:在铃声响铃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后,获取环境声音数据;或者,在来电铃声被触发后,获取环境声音数据,本实施例明确获取环境声音数据的3种时机。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解析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确定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的第一响度,包括:根据频率信息,将所述环境声音数据分为多个频段;获取各个频段的声压级;根据各个频段的声压级确定各个频段的响度;根据各个频段的响度计算出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的总响度;将所述总响度作为所述第一响度。本实施例明确具体的解析方法。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将所述环境声音数据分为多个频段,具体为:将所述环境声音数据中属于预设频段范围的数据分为多个频段。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预设频段,避免解析极端数据,提高解析效率。
作为进一步改进,根据各个频段的响度,利用以下公式计算出所述环境声音数据的总响度:其中,所述α为倍频程,所述Si为第i个频段的响度,所述Smax为n个频段中的最大响度。本实施例明确总响度的计算公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咪咕互动娱乐有限公司;咪咕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1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