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Ca(OH)2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2037.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戴余军;郑操;李长春;仇小艳;都翠颖;谌昕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P7/10 | 分类号: | C12P7/10;C12P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杨采良 |
地址: | 432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稻秸秆 降解 水浴 固液比 单因素实验 处理方式 秸秆降解 生产沼气 微波加热 还原糖 能源业 饲料业 造纸业 微波炉 乙醇 产率 低火 加热 正交 发电 转化 分析 | ||
本发明属于秸秆降解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利用Ca(OH)2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以水稻秸秆为原材料,分析Ca(OH)2浓度在不同水浴温度、水浴时间、固液比的处理条件下,并辅以中低火微波加热2min,各因素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得到了Ca(OH)2对水稻秸秆降解的影响的最佳处理方式是:Ca(OH)2浓度为0.02%,水浴温度为30℃,水浴时间为2h,固液比为1:30,微波炉300W加热2min。本发明的水稻秸秆还原糖产率为27.46%;并对水稻秸秆合理利用,不仅可以发电、生产沼气,转化为乙醇,同时还能促进造纸业、能源业、食品工业以及饲料业的发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秸秆降解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Ca(OH)2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最接近的现有技术:
降解水稻秸秆的方法通常采用化学降解法(碱降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的不断恶化,寻找可再生清洁能源是人们关注的焦点,而木质纤维素是自然界中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在植物纤维中广泛存在。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其含量非常丰富,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水稻秸秆不仅可以发电、生产沼气,转化为乙醇,同时还能促进造纸业、能源业、工业、以及饲料业的发展。然而每年有许多收集的秸秆大部分被堆积、焚烧,即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水稻秸秆之所以无法被充分利用与其由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构成的复合结构有关。
目前水稻秸秆降解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物理降解、化学降解、生物降解或者几种方法的结合。其中微波预处理是一种可以提高水稻秸秆降解率的有效方法,可以破坏秸秆表面硅化蜡质,破坏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特殊结构,去除部分硅和木质素使纤维素暴露出,利于后续反应。同时在化学预处理中,碱水解可以脱出木质素,使其膨胀,导致纤维内部表面积增加,结晶度下降促进酶水解。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
(1)现有技术中,每年有许多收集的秸秆大部分被堆积、焚烧,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2)现有技术中,生物降解法就是利用微生物所产生的酶分解秸秆中的木质素,破坏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对纤维素的包裹作用,从而提高秸秆的利用率。但是由于这种微生物种类少,作用周期长,实际生产中受自然界中微生物的影响导致降解微生物活力低,影响秸秆的降解效果。
(3)现有技术中,化学降解法有酸、碱、氧化剂和有机溶剂降解法等。此法操作简单,但由于化学残留物对提取液的pH有很大的影响,需要后续处理,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需要进行回收处理。此外,化学降解法通常需要较长的反应时间或较高的反应温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
(1)从众多微生物中筛选出高效降解秸秆的微生物是一个大的工程。
(2)化学试剂的腐蚀性对设备要求高;回收处理困难;减少反应时间或降低反应温度会导致降解率降低。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意义:寻求一种操作简单、效率高、试剂回收方便、清洁的降解方法,有利于水稻秸秆的综合开发利用。
本发明用Ca(OH)2处理秸秆时,可以脱除木质素,使其膨胀,导致纤维内部表面积增加,结晶度下降促进秸秆降解。再辅以微波处理,可以快速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破坏秸秆表面硅化蜡质,破坏木质素、半纤维素的特殊结构,去除部分硅和木质素使纤维素暴露出,缩短反应时间,利于后续反应。是一种可以提高水稻秸秆降解率的有效方法。同时,Ca(OH)2的腐蚀性较NaOH、KOH小,对设备要求不高;而且利用其与CO2反应产生CaCO3沉淀,可以很方便的将其从反应液中除去,回收简单方便,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影响后续对还原糖的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程学院,未经湖北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0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