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2058.5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袁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汉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51/24 | 分类号: | F16D51/24;F16D65/14;F16D65/08;F16D65/46;F16D1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艾秀丽 |
地址: | 225600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寿命 安全 性能 | ||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正面开设有插轴口,所述底盘的正面且位于插轴口的外部开设有数量为八个的固定孔,所述底盘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插轴口左右两侧的限位板。该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使得刹车磨片在进行制动时,不会由制动轮缸直接推动进行制动,产生较小偏角扩张可更适应车轮内圈,与其贴合制动,多次制动后刹车磨片的磨损更为均匀,磨损部位不会产生偏移,提高刹车磨片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刹车磨片更为贴合,制动性能得到保障,为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性保驾护航,同时,进一步提高鼓刹的使用寿命,降低使用者更换维修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
背景技术
鼓式刹车应用在汽车上面已经近一世纪的历史了,但是由于它的可靠性以及强大的制动力,使得鼓式刹车现今仍配置在许多车型上,它与轮胎固定并同速转动,刹车时运用油压推动刹车蹄片接触刹车鼓内缘,藉由接触产生的磨擦力来抑制轮胎之转动以达成刹车之目的,鼓刹由刹车底板、刹车分泵、刹车蹄片等有关连杆、弹簧、梢钉、刹车鼓所组成,目前一般安装于后轮,鼓刹的成本较低、绝对制动力更高,鼓式刹车的刹车鼓内面就是刹车装置产生刹车力矩的位置。
传统的鼓刹在制动时,直接通过制动轮缸将刹车蹄推动,利用摩擦力对轮胎内圈进行制动,由于外部磨片呈弧形,当多次制动后磨片磨损部位会产生偏移,造成不均匀的磨损,影响鼓刹的制动性能与使用寿命,故而提出了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具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解决了传统的鼓刹在制动时,直接通过制动轮缸将刹车蹄推动,利用摩擦力对轮胎内圈进行制动,由于外部磨片呈弧形,当多次制动后磨片磨损部位会产生偏移,造成不均匀的磨损,影响鼓刹的制动性能与使用寿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使用寿命长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使用寿命高且安全性能好的鼓刹,包括底盘,所述底盘的正面开设有插轴口,所述底盘的正面且位于插轴口的外部开设有数量为八个的固定孔,所述底盘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数量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插轴口左右两侧的限位板,所述底盘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插轴口上方的固定轴,所述固定轴的外部固定安装有限位片,所述固定轴的右侧活动安装有位于限位片的背面且位于右侧限位板正面的第一制动蹄,所述固定轴的左侧活动安装有位于限位片的背面且位于左侧限位板正面的第二制动蹄,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的相背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刹车磨片,所述底盘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插轴口的上方且位于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相对一侧的制动轮缸,所述制动轮缸的左右两端分别和第一制动蹄、第二制动蹄通过连接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蹄的正面与固定轴的顶部通过第一弹簧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制动蹄的正面与固定轴的底部通过第二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制动轮缸的背面连通有贯穿底盘背面的输油管,所述第二制动蹄的正面右侧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二弹簧下方的限位弹簧,右侧所述限位板的正面固定安装有位于第一制动蹄左侧的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右侧插装有穿过限位弹簧的内部并延伸至限位弹簧左侧的限位杆,所述第一制动蹄的底端正面插装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的顶端正面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制动蹄的正面左侧固定安装有固定片,所述第二制动蹄的正面与连接片通过穿过连接孔的复位弹簧活动连接,所述固定片与连接片通过穿过连接孔的钢丝绳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的底端相对一侧均活动安装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相对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相对一端通过限位套筒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套筒的外部固定安装有调整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呈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的相背一侧均呈圆弧形。
优选的,所述第一制动蹄与第二制动蹄的正面均开设有小孔,所述第一弹簧与第二弹簧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两个小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汉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汉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0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合器的自动控制方法及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机械式碟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