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2351.1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49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余小海;夏巧巧;陈孝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00 | 分类号: | G01N25/00;G01N1/44;G01N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仁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88 | 代理人: | 周明新 |
地址: | 014500 内蒙古自治***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水泥 熟料 煅烧 冷却 试验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所使用的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设备包括底座、冷却结构、放料结构和清理结构;通过冷却结构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带动放料结构进行工作,通过放料结构和冷却结构的配合使用,能够保持对煅烧水泥熟料进行冷却工作,且在冷却结构不工作时,通过放料结构的单独工作,能够完成对煅烧水泥熟料的自动下料,冷却结构工作的同时还能够带动清理结构进行工作,从而能够保证从放料结构漏下的灰尘不会进入冷却结构的内部,且在放料结构卸料的同时,还能够带动清理结构进行清灰工作,从而能够将放料结构产生的灰尘进行及时的清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
背景技术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早期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在水泥的生产加工过程中对水泥熟料煅烧冷却时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但是为了在实际生产中不会出现大量的损失,一般会进行少量的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实验,因此就需要使用到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
目前在进行少量的水泥煅烧冷却时,由于大窑的填充量较大,因此不能很好的得出精确的数据,且在水泥熟料煅烧冷却完毕之后还需要人工将样品取出,浪费时间和人力,还可能影响实验的数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实验室自身情况,选择适量水泥生料,水泥生料包括石灰石30-50%、低铁采矿废石30-50%、矽砂10-18%、铝渣1.5-2.5%、萤石0.3-0.5%和活性氧化铝0.5-0.6%,通过控制水泥生料各种类比例,有利于实验数据的记录,及推算实验结果,从而使实验更具备真实度及可信度,且生料的控制可方便实验者对实验的掌控,避免实验数据的偏离,严重时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S2:将S1中水泥生料通入搅拌器内进行充分的搅拌,搅拌时间设置为十分钟,待搅拌完成后,取出生料于实验室内的加热装置加热生料,加热温度为1300-1400摄氏度,加热时长设置三十分钟,得到水泥熟料,通过搅拌器使各水泥生料的原料充分混合,避免水泥生料煅烧后,由于生料分布不均,导致实验数据发生偏差;
S3:将S2中得到的水泥熟料,在两分钟内,通过工具移动至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设备内的篦板上,将外接电源的抽风机打开,进行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实验;
其中,S3中所使用的模拟水泥熟料煅烧冷却的试验设备包括底座、冷却结构、放料结构和清理结构,用于起到支撑和固定其他零部件的所述底座的顶端连接有用于对水泥熟料煅烧后进行冷却的所述冷却结构;在所述冷却结构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放置煅烧水泥熟料并进行卸料的所述放料结构,在所述冷却结构的内部连接有用于防止煅烧水泥熟料进入所述冷却结构内部的所述清理结构。
具体的,所述冷却结构包括冷却箱、风套、风阀、连接管、固定座和抽风机,长方体结构且内部空心的所述冷却箱固定于所述底座的顶端,在所述冷却箱的一端固定呈喇叭状的所述风套,且所述风套与所述冷却箱的内部相通,在所述风套背离所述冷却箱的一端连接有所述连接管,在所述连接管上连接有用于控制气体流量的所述风阀,在所述连接管背离所述风套的一端连接有用于提供气体流动动力的所述抽风机,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抽风机的一端固定有所述固定座,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抽风机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未经包头冀东水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3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