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2446.3 | 申请日: | 2019-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277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曹永平;于兵孝;塔拉提百克·买买提居马;吴浩;焦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C12Q1/18 | 分类号: | C12Q1/18 |
代理公司: | 11470 北京精金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张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100034 北京市西城区西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性能 检测 菌悬液 非吸水性材料 材料预处理 表面培养 材料检测 检测材料 实验误差 细菌洗脱 出错率 传统的 贴膜法 染色 乙醇 观察 悬滴 制备 细菌 直观 生长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菌悬液的制备、材料预处理和抗菌性能检测,将菌悬液悬滴于被检测材料的表面培养,乙醇固定后染色观察。相比于传统的贴膜法检测,该检测方法省去了细菌洗脱、转种的过程,简化了操作步骤,减少了实验误差,及操作的出错率;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可以直接在材料表面观察细菌的生长情况来判断材料的抗菌性能,更加直观;该方法操作简单、有效、快捷,可广泛应用于各种非吸水性材料抗菌性能的检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与健康的深入认识和关注,抗菌材料的开发与应用也成为了目前研究的热点。抗菌材料是一类具有抗菌功能的新型材料,可广泛应用于医疗用品、生活用品、食品包装材料和建筑材料等领域,比如:抗菌纤维、抗菌塑料、抗菌涂料、抗菌金属、抗菌陶瓷等。在抗菌材料研制开发过程中需要对其抗菌性、物理性能、长效性、安全性等进行定性和/或定暈地评价。
目前常用的,对于抗菌材料抗细菌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定性检测和定量检测。定性检测包括平板培养基法、平板划线法和奎因法;定量检测包括浸渍法、贴膜法和振荡法。平板培养基法:将样品放在接种的平板培养基上,样品与被测菌充分接触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抑菌效果,适用于含有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测定。平板划线法:在平板培养基上平行划线接种后,接触样品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接触样品区和未接触样品区评价抗菌产品的抑菌作用,适用于含有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测定。奎因法:样品包埋于一定量菌液的培养基内,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细菌在样品上及周围的生长情况和测定样品受侵蚀情况,适于评价抗菌塑料、抗菌织物等的抗菌效果。浸渍法:一定量的菌液均匀地滴入样品中,样品与菌接触培养一定时间后,计算与“0”时间的菌数减少率,适用于吸水性材料及其制品的评价。贴膜法:将菌液滴加在样品上,铺盖薄膜使菌液均匀涂覆在样品表面,接触一定时间后,洗脱细菌,转种至固体培养基培养,活菌计数,计算抗细菌率。适用于非吸水性材料及其制品的评价。振荡法:把样品浸泡在一定浓度的菌液中,振荡培养一段时间,样品洗脱后,转种至固体培养基培养,活菌计数并计算抗菌率。适用于面积较小、含有溶出型抗菌剂的抗菌材料及其制品的测定。不同的检测方法适用于不同的被检测材料,其中,在实际应用中最广泛使用的是贴膜法。此抗菌方法,需要在材料表面培养细菌后转种细菌到培养基上,根据细菌的生长情况判断抗菌性能,步骤复杂,耗时时间长。
随着抗菌性能检测技术的发展,中国专利CN108998500A公开了一种材料抗菌性能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使用的是振荡培养法,振荡培养接触后的菌液加入TTC 标准溶液,经离心,萃取,测定OD值,根据TTC标准曲线,计算抗菌率。适用于溶出性材料的检测。中国专利CN101029866公开了一种利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抗菌不锈钢抗菌性能的方法,该方法是将菌液覆盖于材料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吸取与材料作用后的菌液,经过超声波震荡,添加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水浴,测定溶液OD值,通过公式计算出脂质过氧化终产物丙二醛的含量,获得杀菌率。该方法避免了贴膜法测定程序复杂、费时费力、不适于考察大量样品抗菌性能等问题。虽然该方法避免了贴膜法测定程序复杂操作,但又增加超声波震荡、检测溶液的加入、水浴和OD值等检测步骤。
现有的材料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增大了实验误差,耗时较长。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操作简单,快速、有效的材料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该检测方法更为简单有效,减少了实验误差,及操作的出错率。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材料表面抗菌性能的检测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菌悬液的制备:活化试验菌,转种,液体培养基培养至对数期,用液体培养基调节菌种浓度,制成菌悬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4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