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2812.5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88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发明(设计)人: | 曹薇;赵小春;王抒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5/021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贺理兴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调节杆 血压传感器 驱动装置 股动脉 压迫垫 压力传感器 压迫止血器 控制器 穿刺点 血压控制 电连接 可滑动 可检测 医疗器械 配合 血压 压迫 外部 移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公开一种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包括外壳、压迫垫、调节杆、血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装置。血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驱动装置均电连接于控制器。血压传感器设置于外壳一侧。调节杆可滑动的设置于外壳,压迫垫设置于调节杆一端,以使压迫垫可跟随调节杆远离或靠近外壳设置血压传感器的一侧移动。驱动装置配合调节杆设置于外壳。压力传感器配合调节杆设置。使用时,将本发明的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固定于股动脉的穿刺点,使得压迫垫置于穿刺点外部。血压传感器可检测患者当前的血压值,控制器根据血压控制驱动装置,使得压迫力度合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中,股动脉穿刺术常用于肿瘤介入治疗。术后需用手压迫股动脉穿刺点止血12-20min,同时术侧肢体伸直制动6-8h,穿刺部位予以1KG沙袋压迫6h。但术后患者疲乏,没有力量长时间按压股动脉穿刺点,若按压的位置不准确,强度不够均会造成大量血液丢失,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设计了压迫器。但是这些压迫器的压迫力度根据医务人员的经验而确定。这就导致压迫的力度过大或过小。如加压压力过大,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造成患者的肢体肿胀、麻木疼痛、皮肤破损,严重者甚至造成术测肢体血管的闭塞,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如加压压力过低,达不到止血的目的,可能造成穿刺处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等。同时,这些压迫器通过手动的方式调整压迫力的大小,使用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其能够检测患者的血压,并根据血压自动调整压迫的力度。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股动脉自动压迫止血器,包括外壳、压迫垫和调整压迫力度的调节杆;其特征是:还包括血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驱动装置;所述血压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驱动装置均电连接于所述控制器;所述外壳具有检测面,所述血压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检测面;所述调节杆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外壳,所述压迫垫设置于所述调节杆一端,以使所述压迫垫可跟随所述调节杆凸出所述检测面以压迫需止血部位;所述驱动装置配合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外壳,以使所述驱动装置驱动所述调节杆滑动;所述压力传感器配合所述调节杆设置,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可检测所述压迫垫的压迫力度。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空心;所述调节杆设置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内部还配合所述调节杆设置有压迫气囊,以使所述调节杆挤压所述气囊时所述压迫气囊凸出于所述检测面;所述压迫垫设置于所述压迫气囊,以使所述压迫垫跟随所述压迫气囊凸出所述检测面;所述压力传感器配合所述压迫气囊设置,以使所述压力传感器可检测所述气囊内部的气压。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内部设置有压迫板;所述压迫板设置于所述调节杆和压迫气囊之间;所述外壳的内壁沿所述调节杆运动方向设置有滑槽;所述压迫板设置有容置于所述滑槽的凸块,以使所述压迫板沿所述滑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所述驱动电机和从动齿轮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壁;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于所述电机并啮合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调节杆配合所述从动齿轮设置有外螺纹并穿设于所述从动齿轮;所述外壳的内壁沿所述调节杆运动方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调节杆设置有容置于所述滑动槽的滑动块,以使所述调节杆沿所述滑动槽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压迫板还设置有预压杆;所述预压杆可滑动的穿设于所述外壳;所述预压杆一端连接于所述压迫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壳远离所述血压传感器的一侧的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远离所述血压传感器的一侧还配合所述预压杆可拆卸的设置有防护盖,以使所述防护盖盖设于所述外壳时所述预压杆延伸至所述外壳外部的一端容置于所述防护盖内部。
进一步地,所述压迫垫通过魔术贴连接于所述压迫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28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原生血管与人工血管之间免缝合技术
- 下一篇:股动脉压迫止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