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液接头保护帽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3064.2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儿科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郭晓佩 |
地址: | 10002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接头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输液接头保护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临床应用的无菌输液接头与输液器连接端口在无输液状态下没有保护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增加感染的风险的问题,包括乳胶帽体、弹性乳胶塞、连接软带和弹性乳胶圈,所述乳胶帽体的壳体内壁固定胶接有弹性乳胶内圈,所述乳胶帽体的内顶面还固定胶接有弹性乳胶塞,所述弹性乳胶塞的外壁固定胶接有硅胶片,保护帽的乳胶帽体覆接在输液器连接端口,对输液接头起到覆盖密封保护的作用,对输液接头端口在无治疗条件下与外环境进行隔绝,降低感染率,延长留置针及输液接头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病人,尤其是儿童的痛苦及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输液接头保护帽。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Intravenoustransfusion)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治疗是目前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也是临床护士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俗称“打吊针”、或“打点滴”。在静脉输液过程中,病人有时候往往需要暂时性的停止静脉输液,目前普遍采用的是使用留置针的方法解决。
随着科技的进步,治疗手段及方法也大步提升,临床中使用的各种医疗器械及用品也逐步更新换代。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用、最快速的给药途径,是危重症病人的生命通路。临床常用的静脉通路有好多种,如: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穿刺等,所有的通路外端均需连接无菌输液接头,而临床应用的无菌输液接头与输液器连接端口在无输液状态下没有保护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增加感染的风险。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从思想意识上和行动能力上都不能很好的配合,缩减了对留置针、输液接头的保护及使用,增加了在治疗期间的痛苦及感染风险。
因此,设计一种输液接头保护帽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临床应用的无菌输液接头与输液器连接端口在无输液状态下没有保护帽,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增加感染的风险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输液接头保护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输液接头保护帽,包括乳胶帽体、弹性乳胶塞、连接软带和弹性乳胶圈,所述乳胶帽体的壳体内壁固定胶接有弹性乳胶内圈,所述乳胶帽体的内顶面还固定胶接有弹性乳胶塞,所述弹性乳胶塞的外壁固定胶接有硅胶片,且所述硅胶片围绕在所述弹性乳胶塞的外部;
所述乳胶帽体的外壁固定胶接有乳胶帽突出端,且所述乳胶帽体的背向所述乳胶帽突出端的外壁还胶接有连接软带,所述连接软带的一端固定胶接有弹性乳胶圈,所述弹性乳胶圈套接在输液接头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乳胶帽体的横截面呈圆形状,且乳胶帽体的一端为开口状态。
优选的,所述弹性乳胶内圈和所述乳胶帽体的底端面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所述硅胶片的径向长度小于所述弹性乳胶塞的长度,且硅胶片和所述弹性乳胶塞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硅胶片的外径大于所述弹性乳胶塞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乳胶帽体和所述弹性乳胶塞与第一无菌输液接头、第二无菌输液接头和第三无菌输液接头相互适配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菌输液接头、所述第二无菌输液接头和所述第三无菌输液接头的一端均设置为留置针连接端,第一无菌输液接头、所述第二无菌输液接头和所述第三无菌输液接头的另一端均设置为输液器连接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保护帽的乳胶帽体覆接在输液器连接端口,对输液接头起到覆盖密封保护的作用,对输液接头端口在无治疗条件下与外环境进行隔绝,降低感染率,延长留置针及输液接头的使用时间,从而减少病人,尤其是儿童的痛苦及感染风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儿科研究所,未经首都儿科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30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量型溃疡贴
- 下一篇:一种适用于孕妇或备孕期妇女风热感冒服用的药物组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