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接触式塑料焊接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3312.3 | 申请日: | 2019-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96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娄骏彬;朱耀东;欧阳青;纪兰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B29C65/78 | 分类号: | B29C65/78;B29C65/20 |
代理公司: | 杭州昱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03 | 代理人: | 雷仕荣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塑料 焊接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塑料焊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接触式塑料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安装槽、竖向支撑调节装置、竖向压紧装置,所述限位安装槽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限位安装槽用于与第一半圆待焊件的外壁配合,所述竖向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可以调节高度的调高螺杆以及与所述调高螺杆转动连接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部设置成与第二半圆待焊件内壁形状匹配的圆弧形结构,所述竖向压紧装置能够沿所述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的对接面垂直施力,使第二半圆待焊件向第一半圆待焊件压紧。首先通过控制半圆待焊件的间距便于对焊接面进行加热熔化,焊接面熔化后通过距离控制使二者结合在一起,最后施加压紧力使二者紧密结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非接触式塑料焊接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塑料焊接是指用加热方法使两个塑料制件的接触面同时熔,从而使他们结合成个整体的连接方法。仅适用于热塑料塑料连接。焊接时可使用焊条或不用焊条。使用焊条时,需要将被焊端端面制成定型状的接缝,焊条熔融体滴满缝内,两个被焊件连成一体,不用焊条时,则将焊接面加热熔化,再向被焊面施加垂直压力直至紧密融合为一体。
一般在焊接时,先将待焊的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对接完毕,再从对接处对二者进行焊接,但是当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的对接面过大时,单从边口处进行焊接已不能保证二者的焊接稳定,需要先将焊接面加热熔化,再将二者平稳对接,对接后可施加垂直于对接面的力使二者紧密融合在一起,在设计焊接设备时,就需要将两个半圆待焊件的对接面在一段距离上相对固定、二者对接面熔化后将二者稳定对接以及对接后的施力稳定问题,例如两个半圆形筒体零件需要焊接成一个整筒体零件时,两个零件的装夹难度大不易稳定装夹。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要一种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两个半圆形筒体零件需要焊接成一个整筒体零件时,需要将半圆待焊件一和半圆待焊件二相对固定并保持一定距离,将二者的对接面熔化后,又需要将二者稳定对接和通过施加压紧力使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紧密结合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两个半圆形筒体零件需要焊接成一个整筒体零件时,需要将半圆待焊件一和半圆待焊件二相对固定并保持一定距离,将二者的对接面熔化后,又需要将二者稳定对接和通过施加压紧力使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紧密结合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非接触式塑料焊接固定装置,首先通过控制半圆待焊件的间距便于对焊接面进行加热熔化,焊接面熔化后通过距离控制使二者结合在一起,最后施加压紧力使二者紧密结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非接触式塑料焊接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限位安装槽、竖向支撑调节装置、竖向压紧装置,所述限位安装槽为圆弧形结构,所述限位安装槽用于与第一半圆待焊件的外壁配合,所述竖向支撑调节装置包括可以调节高度的调高螺杆以及与所述调高螺杆转动连接的支撑块,在底座上连接有呈水平设置且位于支撑块任意一端的悬臂,在悬臂的悬空端设有连接有定位气缸,以及连接在定位气缸上的Y形水平定位板且Y形水平定位板和悬臂之间设有水平导向结构,所述支撑块上部设置成与第二半圆待焊件内壁形状匹配的圆弧形结构,第二半圆待焊件套在支撑块上后所述定位气缸驱动Y形水平定位板移动至第二半圆待焊件的一端下方且调高螺杆迫使第二半圆待焊件向下移动然后使第二半圆待焊件的两侧侧面分别与Y形水平定位板的两相对端部上表面吻合,所述竖向压紧装置能够沿所述第一半圆待焊件和第二半圆待焊件的对接面垂直施力,使第二半圆待焊件向第一半圆待焊件压紧;
在竖向压紧装置上连接有两块以第二半圆待焊件的轴心线对称设置的竖直升降板,以及驱动所述竖直升降板在竖直方向升降的升降驱动机构,在每块竖直升降板的下侧边上设有弧形凹面,当第二半圆待焊件压紧在第一半圆待焊件上后所述升降驱动机构驱动两块竖直升降板同时下降并迫使弧形凹面与第二半圆待焊件的两侧外壁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33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管连续复合装置
- 下一篇:行李箱壳体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