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4535.1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2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马平;郭庆港;李社增;王培培;鹿秀云;张晓云;赵卫松;苏振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Q1/689 | 分类号: | C12Q1/689;C12Q1/6851;C12Q1/06;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刘静培 |
地址: | 071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菌株 引物 枯草芽孢杆菌 特异性引物 特异性检测 核苷酸序 检测 检测试剂 扩增信号 目的片段 上游引物 下游引物 应用检测 假阴性 试剂盒 扩增 细菌 保存 应用 | ||
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本发明涉及特异性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引物。本发明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上游引物qNCD‑ORF7‑F和下游引物qNCD‑ORF7‑R,qNCD‑ORF7‑F的核苷酸序列为5’‑AGGCAGCATTCAAGCACCAG‑3’,qNCD‑ORF7‑R的核苷酸序列为5’‑AGCCAGCGATCATTCCCATC‑3’,利用所述引物能够从NCD‑2菌株扩增出片段单一的目的片段,但在其他细菌中均没有扩增信号,从而利用所述引物实现了NCD‑2菌株的特异性检测。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含本发明引物的用于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检测试剂盒。本发明所述引物和试剂盒具有特异性高、检测效率高、假阴性率低、保存时间长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基因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及应用。
背景技术
枯草芽孢杆菌是芽孢杆菌属的一种,生长和繁殖速度较快,所形成的芽孢具有耐逆、抗热的优点。另外,枯草芽孢杆菌菌体生长过程中会产生枯草菌素、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短杆菌肽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对植物病原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枯草芽孢杆菌成为开发微生物杀菌剂的重要资源。枯草芽孢杆菌通过成功定殖至植物根际、体表或体内,与病原菌竞争植物周围的营养,分泌抗菌物质以抑制病原菌生长,同时诱导植物防御系统抵御病原菌入侵,从而达到防治植物病害的目的。
中国专利文献CN1528885A公开了一种防治棉花黄萎病的菌株及其菌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公开了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能有效地防治棉花黄萎病。以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为主要活性成份的微生物农药目前已经商品化。为加强对NCD-2菌株的保护,以及快速识别NCD-2菌株,建立枯草芽孢杆菌NCD-2 菌株特异性检测技术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引物。本发明人通过转座子随机插入突变技术,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突变子库,筛选获得一株生物膜形成能力降低的突变子。通过巢式PCR技术克隆获得突变子中转座子插入位点基因。通过在NCBI 数据库中进行序列比对,世界范围内没有发现与NCD-2菌株同源性较高的菌株,因此根据NCD-2菌株中该基因片段设计出针对NCD-2菌株的特异性引物。
本发明所述特异性引物包括上游引物qNCD-ORF7-F和下游引物qNCD-ORF7-R,利用该引物可以从NCD-2菌株扩增出片段单一的目的片段,但在其他细菌中均没有扩增信号,实现了NCD-2菌株的特异性检测。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用于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特异性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包括上游引物qNCD-ORF7-F和下游引物qNCD-ORF7-R;
所述qNCD-ORF7-F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5’ -AGGCAGCATTCAAGCACCAG-3’;
所述qNCD-ORF7-R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5’ -AGCCAGCGATCATTCCCATC-3’。
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枯草芽孢杆菌NCD-2菌株的试剂盒,其包含DNA裂解液、扩增反应液、引物混合液和阳性对照液,所述引物混合液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异性引物。
进一步地,所述DNA裂解液包括100mM NaCl、pH值为8.0的10mM Tris-Cl、pH值为8.0的25mM EDTA、1%W/V的十二烷基硫酸钠和1.7μg/μL 蛋白酶K;所述扩增反应液包括PCR缓冲液、25mM MgCl2溶液和2.0mM脱氧核糖核苷酸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5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