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固体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4766.2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3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尾濑徳洋;铃木知哉;长谷川元;八十和夫;西村英晃;松下祐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50/581;H01M10/058;H01M10/4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杨海荣;曲盛 |
地址: | 日本爱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体 电池 用电 | ||
本发明涉及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固体电池。该固体电池用电极特征在于,具备电极活性材料层、集电器和PTC电阻体层,PTC电阻体层配置在电极活性材料层与集电器之间且与电极活性材料层接触,PTC电阻体层含有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在将PTC电阻体层从靠近电极活性材料层的一侧起依次分为A层和B层使得在PTC电阻体层的任何部分的厚度方向上均为A层的厚度:B层的厚度=1:2时,VAVB,其中VA是将A层中的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的总体积设定为100体积%时A层中的绝缘性无机物的体积比例,VB是将B层中的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的总体积设定为100体积%时B层中的绝缘性无机物的体积比例。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具备其的固体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搭载用电源、个人电脑和便携式终端等的电源使用的电池在出现内部短路、过充电等时,电池整体的温度升高,有时对电池自身和使用电池的设备产生不良影响。
作为防止这种不良影响的对策,尝试了如下技术,所述技术使用具备正温度系数(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PTC)电阻体层的电极,所述正温度系数电阻体层在室温下具有电子传导性,另一方面电子电阻(电 子抵抗)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全固体电池,所述全固体电池具有:层叠体,所述层叠体依次具备正极活性材料层、固体电解质层和负极活性材料层;和约束构件,所述约束构件在所述层叠体的层叠方向施加约束压力,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与将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的电子集电的正极集电器层之间、以及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与将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的电子集电的负极集电器层之间中的至少任一者具备PTC膜,所述PTC膜含有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所述PTC膜中的所述绝缘性无机物的含量为50体积%以上。
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全固体电池,具备:正极层,所述正极层具有正极活性材料层和正极集电器;负极层,所述负极层具有负极活性材料层和负极集电器;和固体电解质层,所述固体电解质层配置在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在所述正极集电器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之间或者所述负极集电器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或者是在所述正极集电器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之间以及所述负极集电器与所述负极活性材料层之间具有PTC膜,所述PTC 膜具有导电材料和树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01428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7-13028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具备含有绝缘性无机物的PTC 电阻体层的电极中存在如下问题:室温(15℃~30℃)下的PTC电阻体层与电极活性材料层的界面的电子电阻大。另外,在如专利文献2中公开的、具备不含有绝缘性无机物的PTC电阻体层的电极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约束压力的影响,在高温条件下,电子电阻降低。
本公开内容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体电池用电极和具备其的固体电池,所述固体电池用电极具备在将高温条件下的电子电阻保持得高的情况下、室温下的电子电阻低的PTC 电阻体层。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公开内容的固体电池用电极的特征在于,
具备:电极活性材料层、集电器和PTC电阻体层,所述PTC电阻体层配置在所述电极活性材料层与集电器之间、且与电极活性材料层接触,
所述PTC电阻体层含有导电材料、绝缘性无机物和聚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76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