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酵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4772.8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87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康振;陈坚;堵国成;韦朝宝;王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1 | 分类号: | C12N1/21;C12N15/75;C12P13/04;C12R1/125;C12R1/19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彭素琴 |
地址: | 214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酵 合成 麦角 工程 菌株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酵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以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与酿酒酵母的三穿梭质粒pEBS为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引入不同来源egtABCDE基因簇进行异源表达。实现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然后对egtABCDE基因簇进行优化表达,包括密码子优化、启动子优化和不同组合表达,同时优化培养基及添加的甲硫氨酸、组氨酸甜菜碱、组氨酸、半胱氨酸,经过优化表达和优化培养条件,实现了高效生物合成麦角硫因。本发明为微生物系统高效发酵制备麦角硫因奠定了基础,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酵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及其构建方法,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麦角硫因是一种稀有的天然手性组氨酸衍生类硫醇化合物,具有独特的生物学功能和药理活性。它不仅具很强的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经自由基、过氧亚硝基、次氯酸、鳌合二价金属离子、激活抗氧化物酶、抑制超氧化物歧化酶等,而且也具有抗炎作用和保护细胞作用,在医药、食品、保健品和化妆品及生物技术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前景。
麦角硫因在1909年首次从麦角菌中分离得到,在放线菌、蓝细菌和裂殖酵母、部分蕈菌、链霉菌、分枝杆菌等微生物中也能合成,而其他细菌物种如:枯草芽抱杆菌、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与链球菌等不能合成。麦角硫因也不能被动物和植物生物合成,但可被植物和动物吸收与积累,并广泛分布于哺乳动物的细胞和组织中。麦角硫因在人生理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人必须从膳食来源中获取,并在在特定组织和细胞诸如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和红细胞中积累。目前可通过化学合成法、提取法以及生物发酵合成法生产麦角硫因。化学方法合成左旋的麦角硫因十分困难,产品的安全性难以保证,合成原料昂贵,合成成本高,未达到预期的产量;提取法生产麦角硫因时也存在很多困难,如原料来源不足、原料中麦角硫因的含量仍然很低且提取成本高、有药物残留等,随着分子生物学及代谢工程等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发酵合成法生产麦角硫因成为最具有潜力的生产方法。
然而,现有的报道中,通过构建基因工程菌生产麦角硫因的方法,其效果并不理想。如用来自耻垢分枝杆菌的egt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进行异源表达。将基因簇中的基因拆分连接到多个质粒中,再将质粒转化进大肠杆菌中,优化表达重组酶来提高麦角硫因产量,尽管如此,摇瓶产量仅有24mg/L(Osawa R,Kamide T,Satoh Y,et al.Heterologous andHigh Production of Ergothioneine in Escherichia coli[J].Journal ofAgriculturalFood Chemistry,2017,66(5):1191-1196.)。
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生物合成麦角硫因的方法,对于工业生产麦角硫因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发酵合成麦角硫因的工程菌株,是以大肠杆菌或枯草芽孢杆菌为宿主,异源表达egtABCDE基因簇,或,表达氨基酸序列如k或l所示的蛋白质,所述egtABCDE基因簇的氨基酸序列如e、f、g、h、i或j任一所示。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大肠杆菌包括大肠杆菌MG1655,大肠杆菌DH5α,大肠杆菌W3110或大肠杆菌BL21。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枯草芽孢杆菌包括枯草芽孢杆菌168,枯草芽孢杆菌W600或枯草芽孢杆菌W800。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egtABCDE基因簇来源为Mycobacterium aviumsubsp.paratuberculosis str.k10,Mycolicibacter icosiumassiliensis strain 8WA6,Mycobacterium colombiense CECT 3035,Mycobacterium marinum E11,Mycobacteriumsp.KMS或Mycobacteroides salmoniphilu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47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