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方位监测的DoS攻击测试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5433.1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65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胡建华;于瀚文 |
地址: | 321017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方位 监测 dos 攻击 测试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 ||
1.基于多方位监测的DoS攻击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定服务器A为主控服务器,同时服务器A也为检测服务器,服务器B为攻击服务器,服务器C为被攻击服务器;
主控服务器A对被攻击服务器C进行实时监测;
服务器A控制服务器B向服务器C进行DoS攻击测试,其中,通过DoS攻击效果的评判值,作为DoS攻击测试的最终结果;
所述主控服务器A对被攻击服务器C进行实时监测,包括:主控服务器A监测被攻击服务器C在正常环境下的网络延时和服务器资源情况,记正常情况下平均网络时延为t1,丢包率记为d1;
所述服务器A控制服务器B向服务器C进行DoS攻击测试,并计算得到DoS攻击测试结果,包括:
步骤a1,主控服务器A向攻击服务器B发出指令,由服务器B发起对服务器C的DoS攻击,主控服务器A同时监测服务器B以及服务器C的资源状况;
步骤a2,计算得到DoS攻击测试结果;
步骤a1包括:主控服务器A记录攻击期间的平均网络时延为t2,丢包率记为d2,经过n次DoS攻击,记录下每次攻击期间的平均网络时延集为Tattack={t2i|i=1,2,3……n},丢包率集为Dattack={d2i|i=1,2,3……n},t2i为第i次攻击期间的平均网络时延,d2i为第i次攻击期间的丢包率;
步骤a2包括:
步骤a2-1,设定测试端口的丢包率阈值为D,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丢包率评估值DoSD:
其中,d表示丢包率,其取值范围为[0,1];
步骤a2-2,设定测试端口的网络延迟阈值为T,设网络延时评估值DoST=f(t-T),f(t-T)为网络延时函数,其应满足一阶偏导同时其二阶偏导函数满足上述条件,且当t>T时,其取值范围为(0,1),令网络延时函数为网络延时评估值DoST的归一化函数,从而得到网络延时评估值DoST的计算公式为:
其中,t表示网络延迟,其取值范围为[tmin,∞),tmin表示最小延迟;
步骤a2-3,根据如下公式计算DoS攻击效果的评判值Q:
Q=max{DoST,DoSD},
即
其中Q的取值范围为[0,1);
步骤a2-4,将平均网络时延集Tattack和丢包率集Dattack代入DoS攻击效果的评判值Q的计算公式中,得到一组数据集,记为Qattack={Qi|i=1,2,3……n},Qi表示第i次攻击的攻击效果的评判值;
当0<n<10,取集合Qattack中所有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DoS攻击测试最终结果;
当n≥10时,计算集合Qattack中所有数据的算术平均值其标准偏差为s,设第i次测量的偏差值为取显著性水平a=0.05,格布拉斯临界值为G(a,n),通过查表当时,判断此时的Qi为异常值,剔除异常值后得到新数据集,计算新数据集中所有数据的算术平均值,作为DoS攻击测试最终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服务器A对被攻击服务器C进行实时监测,包括外部网络监测和内部资源监测,所述外部网络监测和内部资源监测的频率均为一秒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网络监测包括TCP层监测和HTTP层监测,所述TCP层监测,包括:服务器A向目标服务器C的目标端口以固定频率发送SYN包,以收到ACK包的时延和丢包率计算得到的评估值Q来判断目标服务器的TCP层网络资源情况;
所述HTTP层监测,包括:服务器A模拟用户正常访问目标服务器C,向目标端口以固定频率发送request报文,以收到response报文的时延和丢包率计算得到的评估值Q来判断目标服务器的HTTP层网络资源以及网页访问情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通天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543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