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嵌段流的纳米铝热剂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5989.0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7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朱朋;石锦宇;沈瑞琪;叶迎华;吴立志;张伟;胡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C06B33/00 | 分类号: | C06B33/00;C06B2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张玲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热剂 纳米铝 嵌段 热剂 分散相 悬浮液 液滴 制备 滴剂 含能材料 混合反应 连接组件 形状均一 液滴形成 分散性 均一性 连续相 微尺度 注射泵 | ||
1.一种基于嵌段流的纳米铝热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嵌段流微混合平台,所述嵌段流微混合平台包括两个T型连接器,将一种分散相和连续相在一个T型连接器中混合,生成形状均一的液滴,液滴和另一种分散相在另一个T型连接器中混合反应,生成铝热剂滴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嵌段流微混合平台采用的装置包括控制系统(1),显微观测系统(2),分散相注射泵Ⅰ(3),连续相注射泵(4),分散相注射泵Ⅱ(5),分散相注射器Ⅰ(6),连续相注射器(7),分散相注射器Ⅱ(8),T型连接器Ⅰ(9),硅胶软管(10),T型连接器Ⅱ(11)和收集装置(13);
所述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配制悬浮液;
步骤(2):组装设备:将连续相置于连续相注射器(7)中,将两种分散相分别置于分散相注射器Ⅰ(6)和分散相注射器Ⅱ(8)中;
步骤(3):启动连续相注射泵(4),待连续相流动稳定后,启动分散相注射泵Ⅰ(3)和分散相注射泵Ⅱ(5);
步骤(4):将显微观测系统(2)移至纳米铝热剂刚刚开始形成的位置,拍摄此位置的晶体图像,并保存;
步骤(5):将显微镜观测系统(2)沿着盘状管道的径向移动至相邻的微管道位置,对径向的所有微管道液滴内纳米铝热剂进行拍照并保存;
步骤(6):当纳米铝热剂制备完全后从微管道流出,对铝热剂产品进行收集和后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配制的悬浮液为纳米Al悬浮液和纳米MxOy悬浮液,所述纳米Al悬浮液的浓度范围为0.0001g/mL~2g/mL,所述纳米MxOy悬浮液的浓度范围为0.0001g/mL~3.4g/mL。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相纳米MxOy悬浮液为纳米Fe2O3悬浮液、纳米CuO悬浮液、纳米MnO2悬浮液、纳米PbO悬浮液或纳米Bi2O3悬浮液。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液液相为水、乙醇或异丙醇。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相为正十四烷、正十八烷或全氟甲基十氢萘。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分散相流速为0.01~4mL/min,连续相流体流速为0.02~5mL/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598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