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形金银花组培苗快速繁殖的继代培养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666836.8 申请日: 2019-07-23
公开(公告)号: CN110250006B 公开(公告)日: 2022-07-08
发明(设计)人: 李清香;吴红英;何贵整;吕月保;陈乃明;宁振升;何克钦;张桂兰;谢云;蔡林;梁刚 申请(专利权)人: 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H4/00 分类号: A01H4/00
代理公司: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5107 代理人: 汤凌志
地址: 535099 广西壮族***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树形 金银花 组培苗 快速 繁殖 培养基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形金银花组培苗快速繁殖的继代培养基,该培养基既可作为金银花外植体诱导培养基,也可作为壮苗培养基,繁殖系数达到5以上,且增殖不定芽长势整齐、健壮,生长周期15‑25天,培育的不定芽已达到壮苗的要求,可进行生根培养,无需再进行壮苗培养,缩短生产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园艺学中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树形金银花组培苗快速繁殖的继代培养基。

背景技术

金银花是药材名称,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别名忍冬花、双花、金花、银花等,是大宗传统中药材,被国家定为重点发展的名贵中药材。近年来,由于金银花的需求量大增以及其可观的经济价值,除了山东平邑、河南封丘、河北巨鹿等道地产区大规模种植外,很多非传统产区,比如四川、湖南、浙江、广西、重庆等地也都积极种植。

目前栽培上,金银花繁殖方式有扦插、嫁接、分根、压条等无性繁殖方式,也有种子繁殖的有性繁殖方式。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育无毒优质苗木已成为主流。国内关于金银花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的报道颇多,大部分研究都停留在试验阶段,离规模化生产的要求还比较远,主要原因是繁殖系数低,苗木白化、黄化、枯死现象严重,无法快速生产大量健壮的繁殖材料。金银花繁殖系数低,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是继代培养基不合适,因此苗木繁殖能力差。研究人员也意识到这一点,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调制继代培养基配方,但结果不尽如人意。本专利申请人收集了近年来关于金银花继代培养基公开配方,发现绝大多数配方以MS为基础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及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使用这些配方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繁殖系数偏低、长势慢、苗不整齐,出现黄化、白化、枯顶等现象,无法规模化生产。

现有技术培养金银花、树形金银花组培苗快速繁殖一般是采用MS培养基,有两个方向:

一是采用MS培养基,附加不同种类和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配方,例如:MS+6BA 1.0mg/L+NAA 0.1mg/L,该配方是郑吉发等人在《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22期发表题为“金银花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中公开的配方,该配方为现有技术公开表现最好的配方。金银花使用该配方进行继代培养,繁殖系数3-4,增殖周期20-25天,在夏秋季表现还不错,在冬春季相对比较差,主要问题是繁殖系数偏低,长势慢,苗不整齐,出现黄化、白化、枯顶等现象。

二是以MS培养基为基础对各组分进行改良,附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配方。例如:陈泽雄等人以MS培养基为基础,对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各组分进行大幅度调整,大量元素中降低硝酸氨、硝酸钾和氯化钙浓度,新添加葡萄糖酸钙、硝酸镁、磷酸二氢钠和硫酸氨浓度,微量元素降为MS培养基的2/3,筛选出适合金银花继代培养的培养基MB,并成功应用到产业化生产中,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园艺学报》2013年第12期题为“灰毡毛忍冬工厂化快繁生产体系的建立及再生苗遗传稳定性的分子鉴定”。MB培养基主要以B5和MS培养基为基础,针对性的大幅度调整各类物质浓度而形成,金银花在MB培养基(附加6BA 1.5mg/L+IAA0.8mg/L)上培养,继代苗长势健壮且伸长,繁殖系数4.16,继代周期30天。但还是存在繁殖系数偏低,长势慢的问题。

综上所述,树形金银花是金银花的一种,现有技术使用MS配方,无论采用调整细胞分裂素及生长素的常规方法,还是采用调整无机元素等比较复杂的方法,繁殖系数3.5-5,增殖的不定芽长势不整齐,易出现黄化、白化、枯死芽,生长周期20-30天,需要再进行壮苗培养后才能进入生根培养阶段,这些因素严重制约树形金银花组培苗规模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树形金银花使用MS配方的不足,提供一种树形金银花组培苗快速繁殖的继代培养基,以解决树形金银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出现的繁殖系数低、增殖的不定芽长势不整齐、需要再进行壮苗培养后才能进入生根培养阶段的问题。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未经钦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68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