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7197.7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04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49/02 | 分类号: | F25B4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冷系统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控制方法包括:将蒸发器的入口端温度和出口端温度的第一温差ΔT1与第一目标温差值T10进行比较;如果ΔT1T10+n,PID控制器调小输出量;如果ΔT1T10‑n,PID控制器调大输出量;通过不断调整输出量,得到N组第一温差ΔT1,直至T10‑nΔT1T10+n,维持输出量不变;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设定值温度得到的第二温差ΔT2与第二目标温差值T20进行比较;如果ΔT2T20+m,PID控制器调小输出量;如果ΔT2T20‑m,PID控制器调大输出量;通过不断调整输出量,得到M组第二温差ΔT2,直到T20‑mΔT2T20+m,维持输出量不变;选择上述两个步骤中较小的输出量作为最终输出量;基于最终输出量,控制节流元件的开度。本发明能够实现制冷系统的温度智能化和连续性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系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目前,传统的基于温度偏差的PID算法,在机械制冷运用中存在严重弊端。具体的,传统的PID算法是根据温度设定值(SP)和温度实际值(PV)的差值来判断输出量。例如,在一个示意性的场景中,想要制冷温度由当前的150℃降低到-70℃(温降达220℃),则PID算法判定输出量为100%。此时,毛细管以最大通量开启,氟利昂流量急剧增大,以期达到想要的制冷温度。然而,受制于氟利昂蒸发温度和蒸发压力之间的关系,流量过大会造成蒸发压力较高,进而蒸发温度提高,从而导致温度无法降到-70℃。此外,蒸发压力高导致回气压力增高,对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及寿命均产生不利影响。
目前解决上述问题一般是通过设置多组制冷管路,基于要达到的期望制冷温度与当前温度,人为的减少相应的制冷管路来降低高温段系统压力,进而降低低温段蒸发压力,从而实现更低温度。
然而,上述解决方案需人为手动调节,智能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并且,通过增减制冷管路的数量容易导致制冷温度发生跃迁,温度难以实现连续性调节。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及装置,其能够实现制冷系统的温度智能化和连续性调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系统包括顺次连接的节流元件、蒸发器和压缩机,所述节流元件被PID控制器控制;包括:
步骤S10:将基于所述蒸发器的入口端温度和出口端温度得到的第一温差ΔT1与第一目标温差值T10进行比较;如果ΔT1T10+n,则基于所述第一温差ΔT1与所述第一目标温差值T10进行PID计算的PID控制器调小输出量;如果ΔT1T10-n,则基于所述第一温差ΔT1与所述第一目标温差值T10进行PID计算的PID控制器调大输出量;通过不断调整输出量,得到N组第一温差ΔT1,直至T10-nΔT1T10+n,则维持输出量不变;
步骤S20:将基于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与设定值温度得到的第二温差ΔT2与第二目标温差值T20进行比较;如果ΔT2T20+m,则基于所述第二温差ΔT2与所述第二目标温差值T20进行PID计算的PID控制器调小输出量;如果ΔT2T20-m,则基于所述第二温差ΔT2与所述第二目标温差值T20进行PID计算的PID控制器调大输出量;通过不断调整输出量,得到M组第二温差ΔT2,直到T20-mΔT2T20+m,则维持输出量不变;
步骤S30:选择步骤S10和步骤S20中较小的输出量作为最终输出量;
步骤S40:基于所述最终输出量,控制所述节流元件的开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拓米洛环境试验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71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