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7804.X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78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孟响 |
主分类号: | C25B1/46 | 分类号: | C25B1/46;C25B9/08;C25B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板 阳离子交换膜 螺旋形通道 电解液 离子膜电解槽 强制循环 电解槽技术 气液分离区 电化合成 上方区域 箱体内壁 出口管 进口管 螺旋形 阳极区 侧壁 固连 | ||
1.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一号隔板(2)、二号隔板(3)、进口管(4)和出口管(5);所述一号隔板(2)位于箱体(1)内部,且两端固连在箱体(1)内壁上,并将箱体(1)分为上下两部分,一号隔板(2)上方区域为气液分离区(21),一号隔板(2)下方区域为阳极区(22);所述出口管(5)一端与气液分离区(21)连通,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部;所述二号隔板(3)固连在箱体(1)内壁上,二号隔板(3)的数量至少为三,二号隔板(3)上开设有螺旋形通道(31),螺旋形通道(31)的a处通过弹性条(32)连接有阳离子交换膜,螺旋形通道(31)的b处的侧壁处连接有阳离子交换膜;所述进口管(4)一端贯穿二号隔板(3),并固连在箱体(1)左侧壁上,另一端位于箱体(1)外部,进口管(4)外壁上均匀设有一组一号孔(41),通过一号孔(41)实现从进口管(4)处通入的电解液从螺旋形通道(31)处流动,增大与阳离子交换膜的接触面积,并通过一号管(42)汇入到气液分离区(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通道(31)a处侧壁上均匀设有一组摆动单元(6);所述摆动单元(6)包括摆动板(61)和一号弹簧(62);所述摆动板(61)铰接在螺旋形通道(31)的a处侧壁上,每个摆动板(61)对应两个一号弹簧(62);所述一号弹簧(62)中部设有腔室,一号弹簧(62)一端固连在摆动板(61)上,另一端固连在螺旋形通道(31)的a处侧壁上,通过摆动板(61)的摆动,加快电解液的流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条(32)内部开设有槽道(321),槽道(321)为螺旋形,且槽道(321)的壁厚沿螺旋形方向,从内至外逐渐减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形通道(31)的b处侧壁上设有方形气囊(33),方形气囊(33)用于减缓摆动板(61)对螺旋形通道(31)b处侧壁上阳离子交换膜的损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方形气囊(33)内对称设有清理单元(7);所述清理单元(7)包括一号杆(71)和清理毛刷(72);所述一号杆(71)一端与清理毛刷(72)固连,另一端位于方形气囊(33)内部,且两一号杆(71)间通过弹簧连接;通过摆动板(61)挤压方形气囊(33),使得一号杆(71)推动清理毛刷(72)运动,并对螺旋形通道(31)b处的阳离子交换膜进行清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强制循环离子膜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毛刷(72)的刷毛采用松鼠毛,进一步减缓对阳离子交换膜的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孟响,未经胡孟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780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