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8315.6 | 申请日: | 2019-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87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徐旸;郄录朝;许永贤;肖俊恒;王树国;赵磊;尤瑞林;许良善;袁家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00 | 分类号: | E01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枕 高分子复合 道床 钢轨 轨道调整结构 基础道床 制作工艺 调整层 碎石 基础轨道 结构变形 日常养护 数量对应 碎石填充 整体道床 标高 变形的 调整轨 锁紧件 超限 底端 扣件 清筛 下端 填充 变形 铺设 维修 轨道 | ||
1.一种轨道调整结构,所述轨道包括轨枕(32)和固定在所述轨枕(32)上的钢轨(5),所述轨枕(32)固定在基础道床(1)上,其特征在于,包括碎石调整层(2)、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碎石填充层和扣件(4);
所述碎石调整层(2)铺设在所述基础道床(1)上;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数量与所述轨枕(32)数量对应,且所述轨枕(32)的下端一一对应一体嵌设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上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底端设置在所述碎石调整层(2)上;
所述碎石填充层填充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扣件(4)对应安装在所述轨枕(32)上且通过锁紧件(6)将所述钢轨(5)与所述轨枕(32)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道床(1)上开设有道床槽(11),所述碎石调整层(2)铺设在所述道床槽(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由高分子材料和轨枕(32)一体化预制成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聚氨酯、环氧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调整层(2)和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均可预制多种规格的高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调整层(2)和所述碎石填充层中碎石的压紧度大于1.75g/m3,碎石的粒径范围为1.2cm~63cm。
7.一种轨道调整结构的形成工艺如下:
S1,预制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将轨枕(32)一体化预制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上部,使其形成一个整体;
S2,在基础道床(1)上开设道床槽(11):通过盘锯和绳锯等开凿机具对所述基础道床(1)进行开挖凿除,开设所述道床槽(11)至预设深度;
S3,在所述道床槽(11)的槽底上铺设碎石调整层(2),并将所述碎石调整层(2)碾压密实,可以通过所述碎石调整层(2)对钢轨(5)进行第一级高度调整;
S4,在所述碎石调整层(2)上间隔设置相应厚度的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使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与所述碎石调整层(2)接触,且使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高度至所述道床槽(11)的槽口,通过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对所述钢轨(5)进行第二级高度调整;
S5,对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高度进行精调:将相应厚度的扣件(4)均匀设置在所述轨枕(32)上,同时将所述钢轨(5)的底端通过所述扣件(4)压设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顶端,且通过紧固件(6)将所述扣件(4)、所述钢轨(5)的底端和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顶端连接在一起,从而在所述轨枕(32)上设置相厚度的所述扣件(4),对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的高度进行进一步精确调整,即通过所述扣件(4)对所述钢轨(5)进行第三级高度调整;
S6:在每相邻的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之间的间隙填充碎石填充层,使所述碎石填充层的填充高度至所述道床槽(11)的槽口,并将填充在所述高分子复合道床块(31)之间的间隙的碎石填充层压至密实,同时使碎石填充层的密度与所述碎石调整层(2)的密度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开凿机具包括盘锯和绳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将所述碎石调整层(2)碾压密实,压紧度大于1.75g/m3。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轨道调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中,将填充在所述复合道床组合体(3)之间的间隙的所述碎石填充层压至密实,且所述碎石填充层的密度与所述碎石调整层(2)的密度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83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