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成型传输带滚轮及其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9384.9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6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洪健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2 | 分类号: | B65G39/02;B29C45/14;B29C45/16 |
代理公司: | 44288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悦<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南湾街道下***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滚轮 内支柱 侧边 限位 二次成型 制造 直径大于本体 打滑现象 紧密连接 两端水平 使用寿命 外层硬度 边沿线 传输带 受损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成型传输带滚轮及其制造方法,滚轮包括:一内支柱,包括本体和本体两端水平向外延伸的限位侧边;所述限位侧边的直径大于本体的最大宽度;一外层,包裹在内支柱外,外层两端的边沿线不超过内支柱的限位侧边;外层的强度小于内支柱的强度。而制造方法用于制造上述滚轮。本发明通过二次成型实现滚轮内部不同材料的结构紧密连接,提高滚轮使用寿命,同时外层硬度低,与物品接触时可避免物品受损,减少打滑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输带配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次成型传输带滚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传输带中通常会设置有大量的滚轮,滚轮的存在可带动传输带上的物品前进。但是现有的滚轮外表面硬度过高,使得滚轮与物品接触时容易对物品产生刮痕,影响物品外观质量。再有,滚轮通过其自身转动从而运输物品,而滚轮是通过其轮轴转动带动滚轮外层转动的,若滚轮长期工作或用于运输重物,重物对滚轮外层施加较大的压力,此时在滚轮旋转时外层受压产生形变,容易导致轮轴和外层发生撕裂,导致滚轮无法正常运输物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成型的传输带滚轮,通过二次成型实现滚轮内部不同材料的结构紧密连接,提高滚轮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二次成型的传输带滚轮的制造方法,通过二次成型使不同硬度的材料相连接,外层硬度低,与物品接触时可避免物品受损,减少打滑现象。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成型传输带滚轮,包括:
一内支柱,包括本体和本体两端水平向外延伸的限位侧边;所述限位侧边的直径大于本体的最大宽度;
一外层,包裹在内支柱外,外层两端的边沿线不超过内支柱的限位侧边;外层的强度小于内支柱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和限位侧边通过注塑一次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是通过在内支柱一次成型后将其放入二次成型模具内进行再次注塑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柱的外表面开设有渗透槽,外层注塑时注塑液渗透入渗透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柱的每个侧面分布有由多个成列分布的渗透槽。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柱的两个相对侧面上往渗透槽中部方向延伸有延伸端。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柱与外层存在熔点差,其中内支柱的熔点高于外层的熔点。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的两端逐渐往限位侧边方向倾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二次成型的传输带滚轮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如上述的二次成型的传输带滚轮,包括:
步骤S1:通过注塑获得一次成型的内支柱;其中内支柱外表面开设有渗透槽;
步骤S2:将一次成型的内支柱作为一个独立零件预埋并固定在滚轮模具中;
步骤S3:往滚轮模具内进行二次成型的外层的注塑,外层的注塑液渗透入内支柱的渗透槽内,使得外层包裹在内支柱外形成滚轮;其中内支柱的硬度大于外层的硬度。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柱与外层存在熔点差,其中内支柱的熔点高于外层的熔点。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外层的硬度相对比内支柱的硬度要软,使得外层接触物品时可避免外层刮损物品或出现打滑的现象,从而保证物品的外观质量,提高传输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南新海传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3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浆模塑制品生产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实时监测皮带运行距离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