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丙烯腈/聚苯胺/镍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69567.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90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甜;王马约;皮埃尔;施晓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D04H1/4382 | 分类号: | D04H1/4382;D04H1/728;D01D5/00;D01F1/10;D01F8/08;D01F8/1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吴楚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人造 神经 导管 聚丙烯 苯胺 纳米 纤维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可用于人造神经导管的聚丙烯腈/聚苯胺/镍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静电纺丝机的搭建:将高压电源、微量注射泵、往复移动平台以及转筒接收器按顺序连接好,并连接好地线,接通电源,调试机器;
2)纺丝液的制备:称取聚丙烯腈(PAN)和聚苯胺(PANI)于瓶中,再加入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充分搅拌使其溶解,加入镍粉,超声1~2h,其中,PAN、PANI、镍粉的重量份为:PAN 2.5~5份,PANI 2~10份,Ni粉0.1~1份,原料中每g PAN对应加入DMF 4~8ml;
3)静电纺丝:将步骤2)中配制好的纺丝液吸入注射器中,然后将注射器安装到步骤1)的注射泵上,微量注射泵固定于往复移动平台上,转筒接收器上粘贴好锡纸,接通纺丝机以及往复平台电源进行纺丝;
4)收集转筒上覆盖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移动平台垂直于喷丝方向左右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PAN、PANI、镍粉的重量份为:PAN2.5份,PANI 7.5份,Ni粉0.1份,原料中每g PAN对应加入DMF 4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注射器针头型号为18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纺丝操作参数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纺丝操作参数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转筒上所得的纤维膜置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56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