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停车阻挡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69610.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318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5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宏光 |
主分类号: | E04H6/42 | 分类号: | E04H6/4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31 | 代理人: | 张汉青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惠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单向转轴 自由转轴 齿轮 回馈 履带 阻力释放装置 阻挡机构 啮合 地板 停车 固定式 阻挡片 挡杆 棘轮 转动 上固定套 首尾相接 压持 轴体 损伤 环绕 释放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停车阻挡机构,包括:地板、固定式挡杆、回馈阻力释放装置。固定式挡杆固定于地板上,回馈阻力释放装置安装于地板上。回馈阻力释放装置包括:基座、自由转轴、单向转轴、履带;自由转轴及单向转轴转动设于基座上;履带首尾相接环绕于自由转轴和单向转轴上;自由转轴的两端设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与履带啮合;单向转轴的两端设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履带啮合;单向转轴的轴体上固定套接有棘轮,基座上转动设有单向阻挡片,单向阻挡片的一端压持于棘轮的轮面上。本发明的停车阻挡机构,可以实现回馈阻力的释放,一方面,减少有经验驾驶员的繁杂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减少新手驾驶员的不正确操作给车辆带来的损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停车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停车阻挡机构。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其为汽车10停车入库的示意图。通常,在停车场内,人们会将停车区域进行画线处理,从而得到多个独立的停车位,每一独立的停车位用于停放一辆小车。
在停车的过程中,为了让驾驶员能够感知其所驾驶的车辆是否已经到位,特别在停车位上设置了一个停车阻挡杆20。当车辆的前轮或后轮碰触到此停车阻挡杆20后,停车阻挡杆20会给车辆的前轮或后轮产生一个回馈阻力,坐在驾驶室中的驾驶员会感知到此回馈阻力,这样,驾驶员便会知道当前车辆已经停车到位。
由上述可知,在停车的过程中,停车阻挡杆20会给车辆的前轮或后轮产生一个回馈阻力,虽然此回馈阻力可以帮助驾驶员感应车辆是否已经停车到位,但是此回馈阻力也会给车辆带来麻烦,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掉此回馈阻力,车辆在停车的过程中会受到此回馈阻力的影响,使得车辆在长时间停放时受到停车阻挡杆20所施加的外力,久而久之,车辆上的相关器件会发生松弛或损坏。
由于传统的停车阻挡杆20为固定式安装,例如,停车阻挡杆20通常为圆管状钢结构设计,将此种圆管状钢结构的停车阻挡杆20利用锁螺丝的方式直接固定于地面30上,从而实现固定不可移动的安装。
于是,为了卸掉上述的回馈阻力,就需要驾驶员对车辆本身作出调整,从而实现卸力。
对于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他们经常的做法是:驾驶车辆入库,当车辆的前轮或者后轮碰触到停车阻挡杆20时,踩脚刹,挂N档,松脚刹,挂P档,拉手刹,熄火。由上述可知,当有经验的驾驶员在松脚刹的时候,车辆就会处于自由无束缚的状态,于是,停车阻挡杆20对前轮或后轮所产生的回馈阻力便会得到释放。
而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他们经常的做法是:驾驶车辆入库,当车辆的前轮或者后轮碰触到停车阻挡杆20时,踩脚刹,挂P档,拉手刹,熄火。由此可知,新手驾驶员相较于有经验的驾驶员,少了挂N档和松脚刹这一步骤,于是,停车阻挡杆20对前轮或后轮所产生的回馈阻力便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释放。
如上所述,对于有经验的驾驶员来说,虽然他们能够在停车的过程中将所产生的回馈阻力进行释放,但是操作的步骤不免繁杂;而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他们的操作步骤不能使回馈阻力得到有效的释放,久而久之,车辆的性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设计开发一种停车阻挡机构,在外界的停车阻挡机构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回馈阻力的释放,一方面,减少有经验驾驶员的繁杂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减少新手驾驶员的不正确操作给车辆带来的损伤,这是设计开发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停车阻挡机构,在外界的停车阻挡机构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实现回馈阻力的释放,一方面,减少有经验驾驶员的繁杂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减少新手驾驶员的不正确操作给车辆带来的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停车阻挡机构,包括:地板、固定式挡杆、回馈阻力释放装置;所述固定式挡杆固定于所述地板上,所述回馈阻力释放装置安装于所述地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宏光,未经张宏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696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