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以太坊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0200.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潘思远;王辉;陈浩栋;毛宏斌;宋雨筱;孟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L9/32;H04L12/46 |
代理公司: | 11412 北京鸿德海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田宏宾<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关节点 企业网络 数据消息 目的地址 隔离区域 通信连接 网络系统 内网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安全隧道 节点发送 网关设备 响应 通信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太坊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网关设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太坊网络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企业网络;企业网络包括内网区域和隔离区域;内网区域包括一个以上以太坊节点;隔离区域中设置有网关节点;同一个企业网络中的以太坊节点之间、以及以太坊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通信连接;不同企业网络中的网关节点之间通信连接;响应于接收到所在的第一企业网络中的以太坊节点发送的数据消息,第一网关节点根据数据消息中目的地址,获取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节点,通过安全隧道将数据消息发送给第二网关节点,以便第二网关节点将数据消息发送给第二企业网络中上述目的地址的以太坊节点,以保护以太坊私链中数据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太坊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以太坊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网关设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区块链技术能够使得各个参与方对于数据达成一致的共识,其中以太坊(Ethereum)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了一条公链。以太坊是一个开源的有智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Ether,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虚拟机(Ethereum Virtual Machine,EVM)来处理点对点合约。通过以太坊,参与方使用自身的以太坊节点加入到同一条链上,从而使参与方能够在一条链上的数据达成共识,任意参与方的以太坊节点上都保存了相同的数据副本,没有任何一个参与方能够做到擅自更改链上的数据。
现有的以太坊主要是以太坊公链,但是以太坊也支持企业搭建自己的私链或企业间的联盟链,作为企业内部搭建的以太坊私链或企业间的联盟链时,它不应该和以太坊公链一样是一条公开的、可任意访问的链。
然而,以太坊本身是从公链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和开发的,它没有具备权限准入或者限制的机制。那么如果企业需要搭建自身的私链或搭建企业间的联盟链时,就必须把所有的以太坊节点放在企业内网中。如果有跨不同企业的内网、或者同一个企业的不同网络区域的需求,就必须考虑以太坊节点的数据保护的问题,而目前还不存在此情况下对以太坊节点进行数据保护的相关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多个方面提供一种以太坊网络系统及通信方法、网关设备、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以保护以太坊私链中数据的安全性。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以太坊网络系统的通信方法,所述以太坊网络系统包括一个以上企业网络;所述企业网络包括内网区域和隔离区域;所述内网区域包括一个以上以太坊节点;所述隔离区域中设置有网关节点;同一个企业网络中的以太坊节点之间、以及以太坊节点与网关节点之间通信连接;不同企业网络中的所述网关节点之间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接收到所在的第一企业网络中的以太坊节点发送的数据消息,第一网关节点根据所述数据消息中目的地址,获取所述目的地址对应的第二网关节点;
所述第一网关节点通过与所述第二网关节点之间的安全隧道,将所述数据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关节点,以便所述第二网关节点将所述数据消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网关节点所在的第二企业网络中所述目的地址的以太坊节点。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安全隧道包括:基于安全传输层协议的安全隧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接收到所在的第一企业网络中的以太坊节点发送的数据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关节点与所述第二网关节点之间双向验证数字证书;
响应于双向验证数字证书通过,所述第一网关节点与所述第二网关节点之间建立所述安全隧道。
如上所述的方面和任一可能的实现方式,进一步提供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第一网关节点与所述第二网关节点之间双向验证数字证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2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