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0295.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660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宇;杨斌;阮文骏;纪历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38;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丁朋华 |
地址: | 21002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代理 系统 港口 参与 电网 调控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核心控制代理根据电网的当前状态以及预测状态,分析电网各参与对象的可能动作,计算各个参与对象代理的优化目标,寻找出各个代理的最佳策略;核心控制代理根据最佳策略计算供给侧代理的计划出力,与系统反馈的供给侧代理预测出力进行对比;差值部分由核心控制代理公布到“黑板”数据库中;供给侧代理收到核心控制代理的目标信息后,进行自我分析,计算自身可参与协调控制出力大小,同时读取“黑板”中的目标信息,并执行,反馈执行结果。实现兼顾靠港船舶、港口、电网等方面的效益,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后,能够明显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和气体排放量,促进社会节能减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供需互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节能环保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其中,电能替代作为转变能源发展方式、实现能源战略转型、实施能源革命的重大举措,电能替代,是指在能源消费上,利用电力能源代替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以及常规终端能源直接消费,通过大规模集中转化来提高燃料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进而达到改良终端能源结构,促进环保的效果。港口岸电作为推广电能替代的重要场景之一,具有替代潜力大,互动能力强的特点,积极探索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的技术,以促进社会节能减排,降低系统运行成本,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绿色港口岸电是电能替代中重要的环节,在国家能源部颁发的《关于推进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16]1054号)》将在沿海、沿江、沿河港口码头,推广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确定为电能替代的重要任务。
但是港口岸电负荷参与电网调控系统,既涉及到负荷侧靠港船舶电气设备中的可调控负荷,又涉及到电源侧各个电源的出力特点,参与对象众多,比如有港口、电网、船舶、政府等多个参与方,如何兼顾多方利益完成供给侧和需求侧资源的信息交互,在保证港口岸电的经济、绿色运行目标前提下,实现港口岸电负荷参与电网的有序调控以及形成易扩展、便于推广的调控方法仍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目前无法兼顾多方利益完成供给侧和需求侧资源的信息交互,无法实现港口岸电负荷参与电网的有序调控、扩展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协调层和互动对象层,所述协调层包括核心控制Agent,核心控制Agent用于对互动对象层中各个代理协调控制,接收电网的调控信息和各个用电系统Agent用电信息,并根据信息进行计算优化,将控制策略下发给下层Agent;
互动对象层包括供给侧Agent和需求侧Agent,供给侧Agent根据上层核心控制Agent下发的控制策略和自身的状态计算调整当前供给侧发电系统的发电计划,需求侧Agent根据上层核心控制Agent下发的控制策略和当前用电系统的状态调整用电系统的用电策略,从而协调地对港口岸电系统进行控制。
优选的,所述供给侧Agent包括:风力发电机Agent、光伏电源Agent以及火力发电机组Agent,需求侧Agent包括:靠港船舶Agent。
一种根据前述的任意一项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步骤1,建立电网各参与对象模型,包括:建立港口岸电可调负荷模型、电网侧可调控对象模型,构建基于多代理系统的港口岸电参与电网调控的优化模型;
步骤2:核心控制Agent通过读取供给侧和需求侧Agent发送的信息得到电网各参与对象的当前运行状态以及预测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河海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29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