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水中难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0307.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1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蒋曙;蒋旗;吕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道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C02F101/20;C02F10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栈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0 | 代理人: | 潘卫锋 |
地址: | 214200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中 去除 金属 离子 综合 处理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中难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该种废水中难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箱、预处理模块、离子交换模块、膜分离模块、调节池;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吸附箱和设置在吸附箱内的活性炭层;所述吸附箱出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所述离子交换模块为离子交换装置,所述离子交换器内填充物为膨润土;所述膜分离模块为反渗透装置;所述调节池出口设置有回收水箱。该综合处理装置采用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膜分离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含金属离子废水进行处理,废水中金属离子去除率高,效率高,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中难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工业废水中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包括化学沉淀法、氧化还原处理、溶剂萃取分离、吸附法、膜分离法、离子交换法;沉淀法是使废水中呈溶解状态的金属离子转变为不溶于水的重金属化合物,中和沉淀法是向体系中加入碱进行中和反应,但处理后废水pH值高,需要中和处理才可排放;废水中存在的卤素、氰根也可能与重金属形成络合物,需要增加预处理操作步骤,操作繁琐;氧化法是想体系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如电镀废水中Cr以Cr6+离子存在,投加还原剂后还原成微毒的Cr3+,但其还需要投加石灰或NaOH等将其沉淀分离出去,但废渣多、处理成本大;溶剂萃取法是将金属离子与较高选择性的萃取剂在酸性条件下发生络合反应,从水相萃取到有机相,然后在碱性条件下反萃取到水相,该法在萃取过程中溶剂的流失和再生过程能源消耗大,具有局限性;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的结构去除金属离子;膜分离法是利用高分子所具有的选择性来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离子交换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剂分离废水中的有害物质。
上述金属离子去除方法在应用时均受到很大限制,且对于组分不同、浓度不同的废水应用时具有单一性;而现有废水中组成复杂,处理困难,分段处理耗时长,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中难以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废水中金属离子去除率高,效率高,成本低。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水中难去除金属离子综合处理装置,包括通过管道依次连接的废水箱、预处理模块、离子交换模块、膜分离模块、调节池;
所述预处理模块包括吸附箱和设置在吸附箱内的活性炭层,所述活性炭层包括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活性炭层和第三活性炭层,所述第一活性炭层、第二活性炭层和第三活性炭层从吸附箱进口至出口依次设置;所述第一活性炭层活性炭目数为8-30目,所述第二活性炭层活性炭目数为50-100目,第三活性炭层活性炭目数为200-400目;所述吸附箱出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装置;
所述离子交换模块为离子交换器,所述离子交换器为内部设置有填料层的柱形结构;所述离子交换器还与电解池电连接,所述电解池与离子交换器内部填充物间设置有转换膜;所述的离子交换器出口端依次设置有排水孔、滤布和挡水板;所述填料层设置在排水孔上方,所述挡水板设置在离子交换器靠近出口一侧,且与出口间存在缝隙;
所述膜分离模块为反渗透装置,所述反渗透装置包括第一液室、第二液室和第三液室,所述第一液室与第二液室间采用第一半透膜隔离,所述第二液室与第三液室间采用第二半透膜隔离;所述第一半透膜为中性;所述第二半透膜带正电荷;
所述调节池出口设置有回收水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道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道格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3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