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0430.7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韩广轩;魏思羽;李隽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潮汐 湿地 底部支撑 固定杆 固定件 试验装置 土层 顶箱 增温 野外 上端 弯钩 研究技术领域 竖直设置 温室气体 周向布设 上表面 钩挂 下端 全球 | ||
本发明属于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潮汐盐沼湿地温室气体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包括开顶箱、底部支撑固定件及固定杆,其中底部支撑固定件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且上端高于潮汐盐沼湿地土层上表面,开顶箱设置于底部支撑固定件上、且通过沿周向布设的多个固定杆与底部支撑固定件连接。固定杆竖直设置,且上端设有弯钩,弯钩钩挂在开顶箱的顶部,固定杆的下端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本发明中的整套试验装置成本低廉,结构简单且易于安装,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控制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全球变暖背景下的潮汐盐沼湿地温室气体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潮汐盐沼湿地凭借较高的初级生产力、较快的碳积累速率、较慢的有机质分解速率和较低的CH4排放量成为全球“蓝色碳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目前,随着全球大气CO2浓度升高,全球变暖已成为无法改变的事实,研究表明截止到本世纪末,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约1.5-2.0℃。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潮汐盐沼湿地的碳汇功能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因此,生态学界对全球变暖背景下潮汐盐沼湿地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况十分关注。
野外增温控制试验是研究全球变暖对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影响的方法之一。开顶箱是最为普遍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被广泛应用在陆地生态系统的野外增温控制实验中。但是,传统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难以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这一特殊的生态系统。首先,潮汐的涨落会带来巨大的冲力,极易对试验装置造成破坏。其次,潮汐盐沼湿地的土壤往往处于泥泞状态,难以进行结构复杂的试验装置安装。因此,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并且具有良好加固效果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对于研究全球变暖背景下潮汐盐沼湿地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能够在不改变原生群落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基础上提供增温效果并在潮汐作用下保持稳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潮汐盐沼湿地的野外增温试验装置,包括开顶箱、底部支撑固定件及固定杆,其中底部支撑固定件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且上端高于潮汐盐沼湿地土层上表面,开顶箱设置于底部支撑固定件上、且通过沿周向布设的多个固定杆与所述底部支撑固定件连接。
所述固定杆竖直设置,且上端设有弯钩,所述弯钩钩挂在所述开顶箱的顶部,所述固定杆的下端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
多个所述固定杆通过紧固圈紧固在所述开顶箱的外圆周上。
所述紧固圈至少为两个,且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固定杆为镀锌管。
所述底部支撑固定件包括多个支撑块和多个固定桩,其中多个固定桩沿周向分布、且均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内,多个支撑块分别连接在多个固定桩的上端,且位于潮汐盐沼湿地土层上表面的上方,用于支撑所述开顶箱。
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片与所述支撑块连接。
所述支撑块为木块,所述固定桩为木桩。
所述开顶箱的顶部有沿水平方向内延伸的内沿。
所述内沿占所述开顶箱顶部面积的30%-45%。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为: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原生群落植被及土壤特征的基础上提供增温效果,能够在潮汐作用下保持稳固,且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易于搭建。
本发明的固定杆上端通过弯钩钩住开顶箱,下端插入潮汐盐沼湿地土层,同时通过固定片与底部的支撑块连接,使整套试验装置紧密结合在一起,以防范潮汐的涨落带来的巨大冲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4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