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0968.8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803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孔维夷;李向前;张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101/00 | 分类号: | C08L101/00;C08L79/08;C08K7/06;C08J5/04;B29C70/34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剑峰;苏红梅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风扇 包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的制备方法,
所述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包括筒状侧壁,所述筒状侧壁的材质包含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含有多层彼此层叠的纤维纱线层,各层纤维纱线层中各自独立地含有碳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其中
筒状侧壁含有m层纤维纱线层,筒状侧壁最外n层的纤维纱线层比最内t层的纤维纱线层具有更高的聚酰亚胺纤维重量占比和更低的碳纤维重量占比,m,n和t都为正整数,m≥2,n+t≤m;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通过多层编织的方法来制造布状纤维织物,编织时通过控制各层纤维种类和用量,使多层布状纤维织物的一侧表面比另一侧表面具有更高的聚酰亚胺纤维重量占比和更低的碳纤维重量占比;
将所述布状纤维织物缠绕在预设的具有发动机风扇壳性质的模具上,形成卷绕体;
使用树脂对卷绕体进行浸渍和固化;
所述发动机风扇包容机匣,沿所述筒状侧壁的轴向方向,所述筒状侧壁被划分为依次连接的第一非包容区,包容区和第二非包容区,其中,
所述包容区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非包容区和第二非包容区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且
所述包容区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分别小于所述第一非包容区和第二非包容区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
沿所述筒状侧壁的轴向方向,由第一非包容区到包容区,聚酰亚胺纤维的含量梯度增加,碳纤维的含量梯度减少;
沿所述筒状侧壁的轴向方向,由第二非包容区到包容区,聚酰亚胺纤维的含量梯度增加,碳纤维的含量梯度减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沿着筒状侧壁的厚度方向,由内至外,聚酰亚胺纤维的含量梯度增加,碳纤维的含量梯度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沿着筒状侧壁的厚度方向,由内至外,聚酰亚胺纤维的含量具有2~m个梯度;
沿着筒状侧壁的厚度方向,由内至外,碳纤维的含量具有2~m个梯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具有以下一项或多项特征;
沿着筒状侧壁的厚度方向,由内至外,聚酰亚胺纤维的含量具有4~m个梯度;
沿着筒状侧壁的厚度方向,由内至外,碳纤维的含量具有4~m个梯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设置在筒状侧壁两端的法兰,所述法兰的材质包含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所述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含有多层彼此层叠的纤维纱线层,各层纤维纱线层中各自独立地含有碳纤维和聚酰亚胺纤维中的至少一种;
其中,所述法兰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小于等于所述筒状侧壁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所述法兰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大于等于所述筒状侧壁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编织时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纤维的种类和用量,在平行于布状纤维织物侧表面的方向上,
使所述包容区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分别大于所述第一非包容区和第二非包容区中聚酰亚胺纤维的重量占比;且
使所述包容区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分别小于所述第一非包容区和第二非包容区中碳纤维的重量占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09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支架及设有该支架的婴儿车架
- 下一篇:一种折叠式保温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