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1099.0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62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战文;张一帆;盛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千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95 | 分类号: | G01N21/95;G01N21/9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 代理人: | 席小东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设备 显示屏 损伤 主动 检测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主动检测子系统包括机器视觉图像获取模块、检测指令发送模块、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判别模块、正相标准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被检测子系统包括待机电源管理模块、正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和反相的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生成模块。优点为:通过通知电子设备生成并显示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并经由防伪时效性编码图案检测和光学图像机器视觉外观缺陷检测流程,可以有效检测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的外观和显示屏模组的损伤情况,从而可以有效判别遮挡作假等传统光学视觉检测AOI所无法判别的情形。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移动通信终端(手机)、PDA、移动电脑、平板电脑等设备,一般都有显示屏。显示屏一般有EPD电子墨水屏(EinkPaperDisplay)、LCD液晶显示、OLED有机发光显示、PDP等离子体显示、量子发光显示、MicroLED微LED显示等方式。显示屏结构一般由以下的全部或部分组成:盖板玻璃、触摸感应传感器层、前面板、背板、背光模组等,属于高价值、脆弱、易损坏部件,容易被进水受潮、尖物刻划跌落、挤压、扭曲、压弯时所损伤。
显示屏损伤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显示屏模组(即显示屏内屏)损伤,但是盖板玻璃(即显示屏外屏)完好,这类损伤的原因是显示屏模组整体失效、显示屏模组局部失效、显示屏驱动电路接触不良等故障,这类损伤的现象是显示屏黑屏无显示、亮屏不显示、局部不显示、显示信息紊乱、条纹状显示缺陷等;第二类是盖板玻璃损伤,但是显示屏模组完好,可以正常显示信息,此类损伤是由于外力压迫、跌落等造成盖板玻璃碎裂,表现形式为盖板玻璃放射状或者条状破裂,对显示内容有一定影响;第三类是显示屏模组和盖板玻璃同时损坏,是以上两种情形的组合。
随着租赁和共享经济的兴起,传统粗放式的租赁和共享模式,无法及时有效地发现和检测被租出的设备故障和损坏程度,也无法形成有效震慑力,防止用户故意损毁租赁设备和设施。即便是微小的电子设备屏幕缺陷,如果无法在用户退还设备时及时发现,将影响下一个用户的正常使用,造成租赁纠纷。电子设备的显示屏损伤后,无法继续租赁或销售,需要进行换屏维修,这将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使租赁业务无法延续。
即便是在共享柜和租赁柜内添加了传统的基于光学图像检测的机器视觉图像系统(AOI),用户还可以通过在电子设备表面粘贴彩色照片或黑色纸张方式,欺骗机器视觉图像检测。尤其对于第一类显示屏模组内部故障损伤,但是盖板玻璃完好的故障,传统的基于光学图像检测的机器视觉图像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测方法,也无法有效判别。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及系统,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位于电子设备内的被检测子系统以及安装于检测设备上的主动检测子系统;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电子设备显示屏损伤的主动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当用户返还所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时,触发启动所述电子设备的检测流程;即:所述电子设备的被检测子系统向所述检测设备的主动检测子系统发送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其中,所述电子设备损伤检测的请求消息中携带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
步骤S102,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接收到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后,基于预存储的已租赁或共享的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判断接收到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属性信息是否在所述电子设备属性信息列表中,如果在,则表明所述电子设备为可返还的电子设备,执行步骤S103;如果不在,则发出不接收退还的提示信息,并结束流程;
步骤S103,所述主动检测子系统打开所述检测设备的入口装置,暂时接收用户返还的电子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千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千享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10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裁切生产线疵片信息监测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显示面板残影检测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