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1764.6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72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川;孟和;肖璐;杨凌宇;徐珂;丁金梅;周浩;郑煜明;韩铖潇;罗怀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K14/72 | 分类号: | C07K14/72;C12N15/12;C12N15/70;C12N1/21;A23K50/70;A23K20/147;C12R1/19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地址: | 20003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基因 黑素皮质素受体 蛋白 氨基酸序列 核苷酸序列 羽毛颜色 生物工程技术领域 核苷酸序列杂交 氨基酸残基 衍生蛋白质 蛋白质 家禽 应用 参考 研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的编码基因,是如下任意一种编码基因:A)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高严谨条件下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其是如下的蛋白: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B)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获得且具有影响环颈雉的羽毛颜色的衍生蛋白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为研究环颈雉乃至其他家禽的羽毛颜色提供了重要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背景技术
MC1R基因,全称为黑素皮质素受体1(melanocortin 1receptor)基因,也称促黑素细胞激素受体(melanocyte stimulating hormone receptor,MSHR)基因,毛囊内黑素细胞是合成羽毛色素的主要场所,黑素小体(melanosome)是细胞内色素合成的主要细胞器。真黑素小体是椭圆形、内有丝状结构的实体,负责合成真黑素。褐黑素小体的外观有多种形状,内有囊状结构,负责合成褐黑素。
真黑素与褐黑素相对比率由黑素皮质素受体1(MClR)及其颉颃物agouti蛋白控制。MClR是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分布于黑素细胞表面,编码位于鸡11号染色体端区的基因。MClR信号通路通过激活酪氨酸酶诱导真黑素生成,是黑色素合成的默认通路;如果MClR基因突变丧失功能,色素合成将转向以褐黑素为主。
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是一种肉蛋兼用型品种,具有体型丰满、产蛋多、体重较大、肉质优、抗病力强、一致性好、遗传稳定等特点。其美丽的羽毛更是独具特色,使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文献检索发现,未发现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及其相应编码基因MC1R的有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及其编码基因与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的编码基因,是如下任意一种编码基因:
A)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称之为MClR基因,序列长度为945bp;所述的MC1R基因编码314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2;
B)所述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在高严谨条件下与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杂交,且编码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
一种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由所述编码基因编码。
所述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其是如下的蛋白:
A)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的蛋白质;
B)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经过一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的取代和/或缺失和/或添加获得且具有影响环颈雉的羽毛颜色功能的衍生蛋白质。
一种重组表达载体,包含所述的编码基因。
一种重组表达转化体,包含所述的重组表达载体。
一种所述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的应用,所述环颈雉黑素皮质素受体1蛋白作为制备影响环颈雉的羽毛颜色的药剂、添加剂或食物的应用。
一种所述重组表达载体的应用,所述重组表达载体作为制备影响环颈雉的羽毛颜色的药剂、添加剂或食物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176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备mPRα单克隆抗体的免疫原
- 下一篇:克胰素的合成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