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甘蔗醋泡腾片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2227.3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36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郑凤锦;陈赶林;林波;方晓纯;李志春;孙健;黄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L2/40 | 分类号: | A23L2/40;A23L2/02;A23L2/04;A23L2/68;A23L33/00;C12J1/04;C12R1/865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韦莎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醋泡 泡腾片 酸源 柠檬酸 口服保健品 薄荷 沙棘果粉 酸性物质 碳酸氢钠 携带方便 便秘 崩解剂 火麻油 芦荟汁 青柠汁 山梨醇 有机酸 重量份 果粉 菊粉 泡水 烧烤 雪莲 佐料 牙齿 应用 刺激 防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醋泡腾片及其应用,属于泡腾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甘蔗醋泡腾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甘蔗醋粉90‑100份,沙棘果粉5‑12份,雪莲果粉3‑8份,菊粉0.1‑0.3份,芦荟汁5‑10份,火麻油0.2‑0.5份,碳酸氢钠20‑25份,薄荷3‑5份,青柠汁5‑8份、山梨醇0.5‑1份、柠檬酸0‑2份。本发明的甘蔗醋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可作为崩解剂的大部分酸源甚至可完全代替,能够减少传统方法因加入过多酸源而出现泡腾片的酸性物质对牙齿的刺激。本发明的甘蔗醋泡腾片不仅性能稳定,携带方便,使用方法简单,而且其对便秘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泡水作为口服保健品使用,还能作为烧烤佐料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泡腾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蔗醋泡腾片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泡腾片是一种片剂,与普通片剂不同,泡腾片利用有机酸和碱式碳酸(氢)盐反应做泡腾崩解剂,置入水中,即刻发生泡腾反应,生成并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状如沸腾,故名泡腾片。
泡腾片除主料外,还含有泡腾崩解剂(酸源和碱源),常用的酸源有柠檬酸、酒石酸、富马酸、己二酸、苹果酸。柠檬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泡腾剂酸源,其特点是易溶于水,口感好,但吸湿性很强,容易造成粘冲、涨片等问题。酒石酸的酸性较柠檬酸强,易溶于水,吸湿性也较小,但是易与很多矿物质产生沉淀。富马酸具有很好的润滑作用且没有吸湿性,但是水溶性不是很好,酸性较弱。己二酸性质与富马酸类似,具有较好润滑作用,不吸潮,但是泡腾过程缓慢且有残留。苹果酸口味较好,可以代替柠檬酸,但是吸湿性也较强,容易粘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有了相应的转变,特别体现在饮食精细、热量充足,体力活动减少,随之而来的却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的增加。除了人们熟知的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外,便秘的患病率也逐渐升高。便秘是一种常见病,以粪便干燥、排便困难或不畅、排便次数减少为特征。便秘带给人类的健康危害是多方面的,不仅能诱发肛肠的痔、裂,而且是结肠癌、肝性脑病、乳腺疾病的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人便秘的患病率为8.7%~19.5%;7~12岁儿童的患病率为4.4%;社区人群中便秘患者占17.6%;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4倍以上。这些数字表明便秘已成为我国病源群最广、发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目前西医学对治疗便秘主要以服泻药为主,对身体有一定副作用,不宜长期服用;中医中药治疗便秘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对治疗便秘虽有一定疗效作用,但效果也不是很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保健作用的甘蔗醋泡腾片,本发明的甘蔗醋泡腾片不仅性能稳定,携带方便,使用方法简单,而且其对便秘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可以泡水作为口服保健品,同时还能作为烧烤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甘蔗醋泡腾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甘蔗醋粉90-100份,沙棘果粉5-12份,雪莲果粉3-8份,菊粉0.1-0.3份,芦荟5-10份,火麻油0.2-0.5份,碳酸氢钠20-25份,薄荷3-5份,青柠汁5-8份、山梨醇0.5-1份,柠檬酸0-2份。
作为优选,所述甘蔗醋泡腾片按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原料:甘蔗醋粉96份,沙棘果粉9份,雪莲果粉4份,菊粉0.2份,芦荟8份,火麻油0.3份,碳酸氢钠22份,薄荷4份,青柠汁5份,山梨醇0.6份。
所述的甘蔗醋泡腾片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芦荟混合汁的制备:
(1)将新鲜的芦荟、薄荷叶子用清水冼净,晾干;
(2)将晾干后的芦荟叶子两面的刺和外皮全部去掉,切碎,得到芦荟碎末;薄荷叶子切碎,得到薄荷碎末;将芦荟碎末和薄荷碎末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碎末;
(3)在混合碎末中加入茶多酚,茶多酚的加入量为0.03-0.05g/kg芦荟碎末,搅拌均匀后,得到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2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