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构件残余应力梯度无损检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2400.X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5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尹鹏;李志向;卢钰仁;宋剑峰;宋文渊;栗双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07;G01N29/26;G01N29/28;G01N29/44;G01L1/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构件 残余 应力 梯度 无损 检测 装置 | ||
1.一种构件残余应力梯度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组发射换能器和接收换能器,彼此对称设置的一个所述发射换能器和一个所述接收换能器为一组,各组的对称轴重合,不同组的所述发射换能器的激励频率不同,越靠近所述对称轴的所述发射换能器的激励频率越大;
与多组所述发射换能器和所述接收换能器耦合连接的声楔块,
所述声楔块分为结构对称的发射连通区和接收连通区两部分,所述发射连通区和所述接收连通区内分别穿过其顶面朝向其底面倾斜设有多组顶面开口、底面封口的圆柱形的发射通道和接收通道,各所述发射通道的底面与所述发射连通区的底面的夹角和各所述接收通道的底面与所述接收连通区的夹角均为第一临界角,彼此对称设置的一个所述发射通道和一个所述接收通道为一组,多个所述发射换能器的发射端与多个所述发射通道的顶部一一对应耦合连接,多个所述接收换能器的接收端与多个所述接收通道的顶部一一对应耦合连接,
所述发射连通区及所述接收连通区的底面压紧于被检测构件的表面,二者接触面布满耦合剂;以及
与多组所述发射换能器及所述接收换能器电连接的计算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残余应力参数及计算残余应力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射连通区底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接收连通区底面所在的平面位于同一平面上;或
所述发射连通区底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接收连通区底面所在的平面有角度的相交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发射通道的延长线与所述发射连通区底面相交的区域,以及各所述接收通道的延长线与所述接收连通区底面相交的区域均设置为凸台结构,所述凸台结构的底面压紧于所述被检测构件的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台结构的底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发射通道及各所述接收通道的上部内侧壁设有环形螺纹,分别与其对应的所述发射换能器的发射端及所述接收换能器的接收端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发射通道及各所述接收通道的下部内设有用于填充甘油的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腔的侧壁设有通气孔及设有封闭所述通气孔的密封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距离所述对称轴最近的一组所述发射通道和所述接收通道之间设有一贯通所述声楔块顶面及底面的隔离腔,所述隔离腔的中心轴与所述对称轴重合,所述隔离腔内填充满磁铁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组所述发射通道的底面中点到所述接收通道的底面中点的距离为15mm-35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损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声楔块采用有机玻璃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40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视频播放APP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