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平面波导类器件的通道对准系统及通道对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2657.5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10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楚劲草;谭书伟;尹华林;刘欢;周园;库舜;熊正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1/00 | 分类号: | G01M1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爱迪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41 | 代理人: | 何婷 |
地址: | 43007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波导 器件 通道 对准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平面波导类器件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对准系统包括宽带光源、准直器和探测器;
所述宽带光源与第一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光纤与待耦合器件的输入端预对准,所述准直器与所述待耦合器件的任一输出通道预对准,所述准直器与所述探测器连接;
所述宽带光源用于发出设定波长的光信号,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光纤、所述待耦合器件和所述准直器后,由所述探测器监测,以根据所述探测器的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待耦合器件的通道是否对准;
所述通道对准系统包括自动耦合装置,所述自动耦合装置用于耦合待耦合器件(1)与光纤(2),所述自动耦合装置包括夹持机构(3)和调节机构(4),所述夹持机构(3)设置在所述调节机构(4)上;
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滑台(31)和弹性件(32),所述弹性件(32)的一端与所述滑台(31)连接;
所述夹持机构(3)用于夹持光纤(2);所述调节机构(4)用于调节所述夹持机构(3)的姿态;
在所述调节机构(4)调节所述夹持机构(3)的姿态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弹性件(32)压缩状态的改变,监测所述光纤(2)与所述待耦合器件(1)之间的碰触状态,以使所述光纤(2)的端面与所述待耦合器件(1)的端面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耦合器件包括多个输入通道和多个输出通道;
所述准直器具体包括第一准直器和第二准直器,所述第一准直器与所述待耦合器件的其中一个输出通道预对准,所述第二准直器与所述待耦合器件的另一个输出通道预对准;
所述探测器具体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一准直器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二准直器连接,其中,所述第一准直器与所述第二准直器之间的距离为所述待耦合器件的通道间距的整数倍;
所述宽带光源用于发出设定波长的光信号,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光纤、所述待耦合器件、所述第一准直器和所述第二准直器后,由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监测,以根据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的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待耦合器件的通道是否对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对准系统还包括耦合器,所述耦合器与所述宽带光源连接,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耦合器连接;
所述耦合器用于将光信号分成两路,以将两路光信号分别输入至第一光纤的相应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待耦合器件的通道对准后,所述待耦合器件的输出端与第二光纤预对准,其中,所述待耦合器件包括多个输出通道;
所述探测器具体包括第一探测器和第二探测器,所述第一探测器与所述第二光纤的其中一个通道连接,所述第二探测器与所述第二光纤的另一个通道连接;
所述宽带光源用于发出设定波长的光信号,光信号经所述第一光纤、所述待耦合器件和所述第二光纤后,由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监测,以根据所述第一探测器和所述第二探测器的监测结果确定所述第二光纤和所述待耦合器件的通道是否对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道对准系统包括测试装置、可调激光器、起偏器和偏振控制仪,所述可调激光器与所述起偏器连接,所述起偏器与所述偏振控制仪连接;
在所述待耦合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对准后,所述第一光纤与所述偏振控制仪连接,所述第二光纤与所述测试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可调激光器、所述起偏器和所述偏振控制仪共同配合发出信号,所述测试装置用于检测信号,以确定所述待耦合器件与所述第一光纤和所述第二光纤的耦合对准情况是否满足设定的光学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准直器的光斑直径小于所述准直器与所述待耦合器件之间的距离;
所述准直器相对于水平面倾斜设定的角度,其中,所述设定的角度由所述待耦合器件的端面倾角而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道对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宽带光源所输出的光信号的波长范围为800nm~1600nm,所述宽带光源包括ASE宽带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光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26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流动测量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
- 下一篇:压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