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应用软件所在设备的风险分析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3073.X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74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欢;黄梓鹏;高蝶影;黄杨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57 | 分类号: | G06F21/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朱文杰;南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用软件 所在 设备 风险 分析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应用软件所在设备的风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发生风险事件;
若是,则确定当前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数量,其中,所述当前风险事件为本次确定的所述终端设备发生的风险事件;
根据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数量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以通过所述当前风险分值在风险分值记录中更新或者新增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数量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包括:获取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可信度量值;所述可信度量值根据所述当前风险事件发生后被修改的数据项目和风险事件修改项目表中与所述当前风险事件同种类的风险事件发生后被修改的数据项目的匹配数量确定,所述风险事件修改项目表用于保存每种风险事件发生后被修改的数据项目;根据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可信度量值并结合一预设度量值,在所述当前风险事件中确定目标风险事件;根据所述目标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每种所述目标风险事件的数量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或者
所述根据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数量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包括:根据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种类和数量分别计算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根据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所述根据每种所述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计算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对所有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并将加权求和的结果确定为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其中,每种当前风险事件的权重值可以根据当前风险事件的重要性进行确定;按照风险分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当前风险事件进行排序,以及对排在前N的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进行加权求和,并将加权求和的结果确定为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按照风险分值由大到小的顺序对当前风险事件进行排序,将排在前一的当前风险事件的风险分值确定为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发生风险事件包括:
定时根据应用软件所在终端设备的运行数据,判断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发生风险事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未发生风险事件,则在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查询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
若在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查询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则根据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最近一次更新的时间,判断是否对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进行更新;
若对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进行更新,则将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更新为0;
若对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不进行更新,则保持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的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险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未查询到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则查询所述终端设备是否在预设时间段内存在启动数据;
若存在,则在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新增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并将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设置为0;
若不存在,则根据设备规则分值表匹配出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并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的当前风险分值在所述风险分值记录中新增所述终端设备的风险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移互联网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307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膜装置
- 下一篇:以连续钨纤维编织体增强的铜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