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管道的内衬复合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3583.7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42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屈波 |
主分类号: | E21B29/10 | 分类号: | E21B29/10 |
代理公司: | 西安志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8 | 代理人: | 侯峰;韩素兰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筒体 压力液 环形密封组件 连接器 复合装置 金属内衬 压力控制 中心孔道 孔道 内衬 辅助设施 孔道连通 配合设置 向上设置 注入压力 作业成本 火工品 压裂车 管套 零部件 水利 外部 施工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管道的内衬复合装置,包括圆柱筒体、引向头、压力控制连接器、环形密封组件、金属内衬管;圆柱筒体的一端用于注入压力液,径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压力液注入孔道;另一端与引向头连接;压力控制连接器设置在圆柱筒体的中心孔道内,用于将中心孔道划分为第一压力液仓、第二压力液仓,并且通过孔道连通;还用于通过与圆柱筒体上配合设置的压力液注入孔道将第一压力液仓中的压力液注入到圆柱筒体的外部;环形密封组件套设在圆柱筒体的两侧;金属内衬管套设在环形密封组件和圆柱筒体之外。本发明结构简单、可靠、施工方便、作业成本低,无需火工品辅助,无需造价昂贵的零部件和辅助设施,无需大型水利压裂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田采油采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管道的内衬复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气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各种地质因素和人工措施都会对井筒套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造成套管破漏、腐蚀穿孔,或者由于开采原因,需要封堵某一油气储层对应的井筒套管的射孔孔眼时,需要对井筒套管的局部区域进行封堵修补。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内衬复合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管道的内衬复合装置,该内衬复合装置应用在管道内,包括圆柱筒体、引向头、压力控制连接器、环形密封组件、金属内衬管;
所述圆柱筒体的一端用于注入压力液,所述圆柱筒体的径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压力液注入孔道;所述圆柱筒体的另一端与引向头连接;
所述压力控制连接器设置在圆柱筒体的中心孔道内,用于将中心孔道划分为第一压力液仓、第二压力液仓,并且通过压力控制连接器上的孔道连通;还用于通过与圆柱筒体上配合设置的压力液注入孔道将第一压力液仓中的压力液注入到圆柱筒体的外部;
所述环形密封组件套设在圆柱筒体的两侧,用于在受到来自第一压力液仓、第二压力液仓的压力液的驱动后对金属内衬管的两端密封;
所述金属内衬管套设在环形密封组件和圆柱筒体之外,并且与圆柱筒体的外壁之间形成容纳压力液的腔体。
上述方案中,所述压力控制连接器包括圆柱形连接筒体、导向钢柱、剪切销,所述导向钢柱通过剪切销固定在圆柱形连接筒体面向圆柱筒体中注入压力液的一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形连接筒体的轴向上设置连通第一压力液仓和第二压力液仓的第一压力液注入孔道,所述圆柱形连接筒体的径向上和圆柱筒体的径向上对应位置设置有连通的第二压力液注入孔道;所述导向钢柱上设置有能够与第二压力液注入孔道匹配的第三压力液注入孔道。
上述方案中,所述环形密封组件包括第一环形活塞、第一弹性密封圈、第二环形活塞、第二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一环形活塞的位移方向上设置第一弹性密封圈,所述第二环形活塞的位移方向上设置第二弹性密封圈。
上述方案中,还包括第一压环、第二压环,所述第一压环、第一弹性密封圈、第一环形活塞依次套设在圆柱筒体的一侧;所述第二环形活塞、第二弹性密封圈、第二压环依次套设在圆柱筒体的另一侧。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筒体一侧的径向设置第四压力液注入通道,所述第四压力液注入通道与第一压力液仓连通;所述圆柱筒体的另一侧的径向设置第五压力液注入通道,所述第五压力液注入通道与第二压力液仓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环形活塞抵接第一弹性密封圈的端面的远端面和圆柱筒体之间形成第一环形活塞注液腔,所述第一环形活塞注液腔与第四压力液注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环形活塞抵接第二弹性密封圈的端面的远端面和圆柱筒体之间形成第二环形活塞注液腔,所述第二环形活塞注液腔与第五压力液注入通道连通。
上述方案中,所述圆柱筒体与第一压环的端面抵接;所述引向头与第二压环的端面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屈波,未经屈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35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