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羟基氯化锌晶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4061.9 | 申请日: | 2019-07-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36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剑;罗亚肖;赵悦;田辉;王美玲;魏子钦;崔啟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G9/04 | 分类号: | C01G9/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恩远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羟基 氯化锌 晶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羟基氯化锌晶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Ⅱ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制备方法以氢氧化锌粉末、氯化锌粉末为原料,首先将原料混合并研磨1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在40~140℃下密封反应3~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研磨得到浅黄色粉末样品,即为羟基氯化锌晶体。所述的羟基氯化锌晶体是以化学计量数为1:1: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ZnOHCl,是正交晶系晶体,空间群为Pna21;形貌为扭曲的纳米片,厚度约为30nm。本发明利用固相‑固相合成法,流程简单、节能环保、安全高效;制备出的羟基氯化锌晶体的纯度高,产物颗粒均匀,分散性好,性质稳定,可以在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ⅡB族羟基氯化物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单、新颖、高效的制备羟基氯化锌晶体的方法。
背景技术
锌具有广泛的营养功能,常被称为生命元素,是动物必需的一种微量元素。食物和饲料中的锌大多数是结合态存在,主要与蛋白质或氨基酸,核酸或植酸结合。锌必须从这些化合物中释放出来才能被组织器官吸收。
羟基氯化锌,又称碱式氯化锌,可以缓慢释放动物体所需的锌元素,相对于硫酸锌和氧化锌等常规锌源,其市场价格低、化学性质稳定,具有适口性好、安全无毒、用量少、饲养效果佳等优点,可以改善饲料转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碱式氯化锌可降低粪便中的锌含量和可溶性锌含量,有利于保护环境,是一种理想的安全、高效、环保和功效全面的新型锌源饲料添加剂,在饲料、工业、农业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它还可用作医药中间体以及制造其它锌盐产品的基础原料。
目前,制备碱式氯化锌颗粒的主要方法是液相-固相合成法和液相-液相合成法,如用锌置于饱和氯化锌溶液中加热;氯化锌溶液中加入氧化锌,升温后再加有机溶剂;氢氧化锌浆料和氯化锌溶液混合加热;氯化锌溶液和氨水并流加入诱导体系并加热等。虽然这些方法都能合成碱式氯化锌,但普遍存在一些缺点。一方面,这些制备方法需要控制pH值,经过滤、离心、洗涤、干燥等步骤,操作过程复杂,制备周期长,成本和能耗偏高;另一方面,制得的产物不纯、转化效率低,副产物容易造成环境污染,有的反应产生的废水处理成本也较高,难以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现有技术制备的碱式氯化锌多为化学计量数5:8:2的Zn5(OH)8Cl2,以化学计量数为1:1:1的比例构成的ZnOHCl目前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固相-固相合成ZnOHCl的方法,以及按该方法制备出的ZnOHCl晶体,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为ZnOHCl的进一步应用奠定基础。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羟基氯化锌晶体的制备方法,以氢氧化锌粉末、氯化锌粉末为原料,两原料的摩尔比为1:1;首先将原料充分混合并研磨10分钟;然后将混合物在40~140℃下密封反应3~12小时;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继续研磨,得到浅黄色粉末样品,即为羟基氯化锌晶体。
在反应过程中,所述的密封反应,反应温度优选60℃,反应时间优选6小时。
在反应过程中,所述的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继续研磨,优选继续研磨5分钟。
一种羟基氯化锌晶体,其特征在于,以化学计量数为1:1:1的比例构成的化合物ZnOHCl,是正交晶系晶体,空间群为Pna21,晶体形貌为扭曲的纳米片,厚度为30nm。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首次直接利用固相-固相合成法,使氢氧化锌和氯化锌固体直接反应,无需加入任何添加剂和催化剂,不产生任何反应副产物和有害物质,反应时间短,制备出的羟基氯化锌晶体的纯度高,产物颗粒均匀,分散性好,性质稳定。本发明克服以往诸多限制,流程简单、节能环保、安全高效,易实现工业化生产,还可在农业以及化学合成、化学催化、光催化、纳米器件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0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