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序列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4551.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10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熊飞;曹梦西;王莹;刘红艳;文涵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11302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房德权<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倒刺 标准检测序列 物种鉴定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序列及其应用,属于物种鉴定技术领域。该所述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为中华倒刺鲃COI基因,该DNA条形码序列可以作为中华倒刺鲃DNA的标准检测序列,有效的对中华倒刺鲃特有种进行鉴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种鉴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序列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物种鉴定一直是分类学乃至几乎所有生物领域上的研究至关重要的基础步骤。因此,准确的对物种鉴定和分类就显得尤其重要。目前,各国研究者已经开展了从湖泊到海洋不同地理区域的鱼类DNA条形码研究计划,研究表明DNA条形码在物种鉴定方面具有高效可行性。大量的研究结果显示以COI基因为标记的DNA条形码能够准确的对各类动物进行物种鉴定,可以选用COI基因作为各种动物条形码数据库的标准条形码。
DNA条形码是指生物体内能够代表该物种的、有足够变异的、标准的、易扩增并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DNA条形码技术就像在零售业中运用的商品条形码一样,通过对物种的一个或多个基因进行扫描,建立起DNA序列和生物物种之间相互对应的关系,从而可以快速、准确的进行物种鉴定。线粒体DNA的COI基因具有长度适中、进化速率适中和富含系统进行发育信息等特点。在研究中,能够较好地对物种的COI基因片段进行有效扩增。因此,在动物物种分类和鉴定中,COI基因作为条形码应用有很大的潜力。
利用传统形态鉴定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会受到物种性别、发育阶段、表型可塑性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不正确的鉴定等。在实际操作中,也会遇到标本量较少以及样本保存不完整等问题,导致不正确的鉴定。采用DNA条形码结合传统的分类学方法,对物种高效准确的鉴定和分类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倒刺鲃(Spimibarbus sinensis),隶属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鲃亚科(Barbinae),倒刺鲃属(Spimibarbus)。中华倒刺鲃分布于长江上游的干、支流里,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土著鱼类之一。中华倒刺鲃性活泼,营底栖生活,喜水质清澈的急流河滩,具有较强的生理和行为可塑性,因此中华倒刺鲃在不同水体中可能出现形态特征的适应性变异,这给中华倒刺鲃的鉴别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准确有效的鉴定。
在现有的技术中,均没有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序列以及中华倒刺鲃COI基因作为中华倒刺鲃DNA条形码标准检测序列的记载和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作为中华倒刺鲃DNA的标准检测序列,能够有效的对中华倒刺鲃特有种进行鉴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汉大学,未经江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5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