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4667.2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40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5 |
发明(设计)人: | 鲁云华;肖国勇;李琳;王同华;胡知之;张兼华;梁莺;刘春鹏;袁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71/64 | 分类号: | B01D71/64;B01D67/00;B01D53/2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51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合 基质 气体 分离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为均质的聚合物膜,由有机添加剂和聚合物基体组成,有机添加剂为具有3D结构的聚酰亚胺,3D结构的聚酰亚胺在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1%~5.0%。3D结构的聚酰亚胺比表面积高,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结构、溶剂种类、浓度和热处理工艺条件能够调控3D结构的聚酰亚胺的立体结构;因此膜材料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与无机添加剂相比,聚酰亚胺与聚合物基体有着良好的相容性,而且对CO2有很好的亲和力,因此,更有利于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与分离性能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膜材料,尤其涉及一种含3D结构的聚酰亚胺的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膜分离作为一种高效节能、环境友好的新型分离技术,已成为解决我国所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环境等重大问题的关键性技术。迄今为止,在工业上真正大规模用于气体分离的膜材料主要以高分子材料为主,如聚酰亚胺、聚砜、聚碳酸酯、醋酸纤维素、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橡胶类膜材料的气体渗透性很高,但选择性偏低;塑料类膜材料的选择性较高,但气体渗透性偏低。为了应对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解决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开发新型高效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已成为该领域研究重点。目前,研究人员通过对聚合物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开发出自具微孔聚合物(PIM)和热致重排聚合物(TR)已成为新一代的气体分离膜材料,它们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气体渗透与分离性能。此外,针对现有的聚合物膜材料,通过适量引入添加剂,如分子筛、碳纳米管、石墨烯、金属-有机骨架、g-C3N4、SiO2等制备混合基质膜材料,可以使原有聚合物膜材料的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
研究发现,添加剂的形貌和结构对混合基质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具有2D片层结构的添加剂如石墨烯、氧化石墨烯、g-C3N4等,可以明显提高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但片层的剥离程度、两相间的相容性都是影响材料改性的重要因素。具有3D结构的添加剂,尤其是含有微孔结构的分子筛、碳纳米管等,可显著提高膜材料的气体渗透性,但仍需考虑两相间的相互作用,需要对添加剂进行必要的官能化处理。因此,开发具有3D结构的有机添加剂如金属-有机骨架、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等,由于其与聚合物基体间有较好的相容性,已经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研究者发现由刚性单体合成的聚酰胺酸经溶剂热法可以制备出具有3D结构的聚酰亚胺,该材料一般具有花状立体结构,由纳米尺度的片层结构堆砌而成,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孔结构,并与聚合物基体有着良好的相容性,其作为高性能有机添加剂将有利于提高膜材料的气体分离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3D结构的聚酰亚胺比表面积高,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通过调节聚合单体的结构、溶剂种类、浓度和热处理工艺条件能够调控3D结构的聚酰亚胺的立体结构;因此膜材料设计灵活、操作简便;与无机添加剂相比,聚酰亚胺与聚合物基体有着良好的相容性,而且对CO2有很好的亲和力,因此,更有利于膜材料气体渗透性能与分离性能的提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所述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为均质的聚合物膜,由有机添加剂和聚合物基体组成,有机添加剂为具有3D结构的聚酰亚胺,3D结构的聚酰亚胺在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中的质量百分数为0.1%~5.0%。
所述3D结构的聚酰亚胺是由2~50nm厚的二维纳米片层结构堆叠成的三维花状立体结构。
所述聚合物基体为聚酰亚胺、聚芳醚酮、聚醚醚酮、聚砜、聚碳酸酯、聚酰胺中的一种。
所述混合基质气体分离膜材料的厚度为20~10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科技大学,未经辽宁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6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