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米铜粉及其在制备抗菌防雾霾口罩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4745.9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53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2 |
发明(设计)人: | 李佳怡;薛嘉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沪正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9/24 | 分类号: | B22F9/24;B82Y40/00;D01F6/92;D01F1/10;A41D13/11;A41D31/02;A41D31/14;A41D3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中优律师事务所 31284 | 代理人: | 潘诗孟 |
地址: | 201404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纳米 及其 制备 抗菌 防雾霾 口罩 中的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纳米铜粉,其制备以铜盐为原料,通过加入分散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使水和有机相形成微乳液;以此为微反应器,通过加入还原剂发生反应,通过补加各组分,对微乳液进行重复利用,最终离心分离并真空干燥得到均匀纳米铜粉。本发明还公开了纳米铜粉在制备抗菌防雾霾口罩中的用途,其将所得纳米铜粉制成铜母粒,通过熔融纺丝将其加工成铜纤维,应用于抗菌防雾霾口罩的生产。所述口罩主要由三层结构组成,包括表层的棉布层,中间的含铜纤维过滤层,以及内在的无纺布支撑层。该含铜纤维抗菌防雾霾口罩抗菌效果显著,透气性好,平均过滤效率可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铜粉,此外,本发明还该纳米铜粉在制备抗菌防雾霾口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铜粉的性能随着粒径的减小,将发生显著的变化,特别是对于纳米尺度的铜粉,在电、光、催化、润滑等多个方面具备突出的性能,在杀菌除臭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价值。当前,我国的铜资源的利用仍较为粗放,如何提高其附加值,对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纳米铜的开发则赋予了铜更大的发展潜能。
纳米铜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物理方法有气相沉积法、高能球磨法、γ射线辐照法、电爆炸法等,化学方法则有电解法、微乳液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液相还原法等。中国专利CN109047792A公开一种快速制备纳米铜粉的方法,其在200-300℃的温度下除去水分,浓缩形成胶状物,使铜离子还原产生纳米铜粉,所需原料简单、流程短、成本低,但还原性气体包裹纳米铜粉形成烟尘,在仪器和操作的安全性上有较高要求;中国专利CN105798320A公开一种以液相还原法低温制备纳米铜的方法,其以铜盐与还原剂的反应,通过超滤膜分离纯化纳米铜,得到的粒径为30-50nm,且较为均匀,但在可连续化操作和成本控制方面仍可有所改进。
利用纳米铜粉的抗菌特性,能够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将其应用于含铜纤维口罩的生产,则能够赋予口罩抗菌防雾霾的功能,具备很高的市场需求。中国专利CN106436328A公开了一种口罩滤芯用袋和口罩的制备方法,滤芯片材采用树脂纤维和铜线的纱作为经纱和纬纱编织而成,铜线螺旋缠绕在树脂纤维上,使其不易带静电,且具有杀菌效果,而铜线的比表面积远小于纳米铜,其铜的杀菌利用率可进一步提高;中国专利CN102573996A公开了一种口罩滤层滤料和口罩的制备方法,将添加负离子粉和活性炭的海藻酸铜纤维进行湿法纺丝,制备滤层滤料和口罩,具备大通流量、抑菌效果好的特点,而其过滤效率仍具备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方法和技术的上述不足,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希望通过简便、高效且连续的方法制备均匀纳米铜粉,并将其应用于制备防雾霾口罩,由此制备的防雾霾口罩透气性好,抗菌性强,过滤效率高。
本发明技术方案采用微乳液法,将铜盐作为反应原料,在微乳液中发生连续还原反应以制备纳米铜;将纳米铜用于含铜纤维的生产,并进一步将此其用于含铜纤维抗菌防雾霾口罩的生产。
根据实施例,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纳米铜粉,其铜含量不低于95wt%、粒径为100-150nm,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配制浓度为0.05-3mol/L的铜盐水溶液,加入分散剂,分散剂与铜的物质的量比(0.05-1):1,以磁力搅拌使其溶解,混合均匀;
(2)配制另一份溶液,加入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及助剂,制得油相溶液;搅拌条件下,将步骤(1)所得的溶液按照体积比1:(1-5)缓慢加入到油相溶液中,使之形成透明微乳液,其中,表面活性剂与铜的物质的量比为(0.5-2):1,助剂与表面活性剂的物质的量比为(0.1-0.3):1;
(3)在25-60℃下,搅拌并缓慢向微乳液中加入还原剂,反应1-2h,还原剂与铜的物质的量比为(1-5):1;
(4)向微乳液中缓慢加入前述铜盐、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有机溶剂,搅拌使其形成均匀乳液,再次缓慢加入前述还原剂,重复进行步骤(3)的反应,进行连续生产,其中,所述铜盐、表面活性剂、助剂和有机溶剂加入量为初始量的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沪正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沪正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7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