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4952.4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泽波;董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43/16 | 分类号: | H01R43/16 |
代理公司: | 11250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娇<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形铜排 带状卷材 材料利用率 产品品质 成型工艺 成型装置 冲压装置 传统环形 环形产品 环形工件 环状工件 金属冲压 切断装置 全自动化 生产过程 生产加工 生产效率 线性方式 长条形 冲压 卷圆 铜排 生产成本 成型 制造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将横截面为长条形的的带状卷材以线性方式输送到工作台上;步骤b、利用卷圆成型装置将工作台上的带状卷材沿带状卷材的宽度方向弯曲成所需形状大小的环形,并由切断装置切断成环状工件;步骤c、通过冲压装置对切断后的环形工件进行冲压得到所需形状的环形产品。这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与传统环形铜排通过金属冲压成型的成型工艺相比,不仅提高了环形铜排生产过程中的材料利用率,减少了废料的产生,降低了生产成本;而且制成环形铜排的尺寸稳定性高、品质好,可以实现环形铜排生产加工过程的全自动化;达到提高生产效率、产品品质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连接器行业中,母排是常见的产品。常用的母排结构:有料片是圆弧形和料片折弯成圆弧形等多种形式。其中,料片是圆弧形的母排因为结构较简单,尺寸稳定等优点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产品是圆弧形,采用传统的冲压工艺生产时,需要冲压切除圆弧形产品中间的废料,导致材料利用率相对较低,从而直接影响产品的价格。
目前,也有一些采用卷圆成型和冲压相结合制造环状工件的生产工艺,这种生产工艺制成的环形产品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线材沿其水平方向进料,设置在线材进给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成圆轮沿线材的厚度方向向上弯曲或向下弯曲的剪切导向力作用,使线材弯曲成环形;然后沿竖直方向活动的切断装置对准切断位置将线材切断成单个的环形工件,最后由冲压装置对环形工件进行冲压得到所需形状的环形产品100。这种卷圆成型和冲压相结合的生产工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材料的利用率。
但是,这种卷圆成型和冲压相结合制造环状工件的生产工艺也有缺陷,对于加工一些横截面呈方形且宽度大于其自身厚度的环形产品而言,线材竖向弯曲成环过程中被施加的轧制作用力较小,线材弯曲成环形后可能还具有较大的恢复原先直线外形的弹性内力,线材成环后的尺寸稳定性不高,容易发生变形而影响产品品质。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品质好的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环状铜排的材料利用率低、生产品质差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形铜排的制造方法,包括:
步骤a、将横截面为长条形的的带状卷材以线性方式输送到工作台上;
步骤b、利用卷圆成型装置将工作台上的带状卷材沿带状卷材的宽度方向弯曲成所需形状大小的环形,并由切断装置切断成环状工件;
步骤c、通过冲压装置对切断后的环形工件进行冲压得到所需形状的环形产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中,采用校直装置沿带状卷材的厚度方向将带状卷材校直成线状卷材进行输送。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卷圆成型装置包括沿所述带状卷材的弯曲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多个轧辊。
进一步地,多个所述轧辊在所述工作台上水平位置可调以调节所述环形工件的成环半径。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b中,所述切断装置沿所述带状卷材的厚度方向进行切断。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c中,在冲压装置进行冲压前,采用物料转送装置将切断后的环形工件自动转送到冲压装置的成型模型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c中,在物料转送装置将切断后的环形工件自动转送到冲压装置的成型模型腔内之后,在冲压装置进行冲压之前,还包括采用压紧装置将环形工件压紧在成型模型腔内。
进一步地,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带状卷材为以卷料形式供应的铜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凯中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4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