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5005.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58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1 |
发明(设计)人: | 苏钰杰;关树义;赵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C02F11/121;C05F7/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刘绍杰 |
地址: | 45001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社区 生活 污水 高效 处理 工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其中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对生活污水进行脱油处理;(2)脱油后生活污水进入超声波分子筛模块进行固液一级分离,分离后得到水分及一级固液混合物;(3)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固液混合物送入多级高速螺旋线型挤压模块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固体颗粒;将步骤(2)分离出的水分进行水质调节处理。本发明工艺先进、合理,将社区生活污水处理为颗粒肥料和净化水,实现生活污水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减少了城市污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垃圾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社区生活污水主要为社区住户生活产生的污水,包括洗涤、洗浴和便池污水、污物以及厨房下水。随着城市发展人口骤增,对社区每天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日益成为不容忽视的紧迫问题。因此,开发高效合理的社区生活污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对控制我国城市污染,实现生活污水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处置具有重要意义。
如公告号CN104355488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生活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生活污水除渣,并过滤,得到第一预处理生活污水;调节第一预处理生活污水的酸碱度,得到第二预处理生活污水;调节第二预处理生活污水的酸碱度,得到第三预处理生活污水;将第三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厌氧去污处理后,得到第四预处理生活污水;将第四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好氧去污处理后,得到第五预处理生活污水;将第五预处理生活污水进行浓缩静置处理,得到预处理底泥以及预处理水;将预处理水进行反渗透处理后,得到净水。上述生活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将生活污水进行两次酸度调节,去除生活污水中的重金属后,然后反渗透处理,使其达到生活饮用标准。
如公告号CN10658749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是先将生活污水通过下水管道汇集到储污水槽,再将存储到一定水位的生活污水排放到过滤混合反应器进行混合和过滤处理,过滤后的生活污水排放到生物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进行水解和降解处理,水解和降解后的生活污水流入沉淀池内澄清和过滤,澄清和过滤后的生活污水再经过紫外线消毒池消毒后就可排放到排水管道、湖泊或者河流。本发明通过在生活区就近位置建设一个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这样不但可以减少生活污水铺设管道长度和污水管道的错综复杂程度,方便维修和维护,节约资金。
如公告号CN206232530U的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浮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用于通过油浮选方法处理生活污水,包括:分散泵,用于泵取生活污水和油并进行分散;油浮选分离罐,进口与分散泵的出口连接,用于分离生活污水中的水和污泥,油浮选分离罐的顶部具有排泥管,底部具有出水管;污水处理装置,与油浮选分离罐的出水管连接,用于净化生活污水中的水;以及污泥处理装置,与排泥管连接,用于对污泥进行处理,其中,污泥处理装置包括依次通过管路连接的油污泥回收罐、油污泥反应器、金属过滤器以及油水分离器。该实用新型的油浮选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设备工作效率高、处理后污泥流动性好,而且能够对生活污水进行有效净化。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着耗能大、处理效果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及处理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社区生活污水高效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对生活污水通过脱油模块进行脱油处理;
(2)脱油后生活污水进入超声波分子筛模块进行固液一级分离,分离后得到水分及一级固液混合物;
(3)将步骤(2)得到的一级固液混合物送入多级高速螺旋线型挤压模块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固体颗粒;将步骤(2)分离出的水分通过水质调节模块进行水质调节处理。
所述步骤(3)中得到的固体颗粒作为颗粒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未经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0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