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触控电极、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5281.3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3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波;张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翼盛智成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0 | 代理人: | 黄威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子电极 触控电极 触控面板 电性连接 显示设备 同层设置 连接体 耐折性 触控 竖直 小块 申请 交错 分割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触控电极、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设备。该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每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通过连接体相互电性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每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直接相互电性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本申请的触控电极分割成多个小块的触控子电极,可以显著增强触控电极的耐折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触控电极、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可折叠柔性显示触控技术已经呼之欲出,相关从业者也在加速开发搭配柔性显示屏的可折叠触控技术。
目前最普及的触摸屏的导电材料是ITO(氧化铟锡),ITO因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特性而最先被触摸屏行业采用。但是ITO本质上是一种金属氧化物无机材料,具有显著的脆性,在作为折叠型触摸屏使用时很容易因长期的反复挠折而产生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电极、触控面板以及显示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电极容易因长期的反复挠折而产生裂纹导致触控功能失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触控电极,所述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子电极,每两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通过连接体相互电性连接;多个第二子电极,每两个所述第二子电极之间直接相互电性连接;其中,多个所述第一子电极和多个所述第二子电极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相互交错且同层设置。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为ITO、金属以及ITO三层复合结构;所述连接体为金属桥。
其中,所述触控电极进一步包括第一触控电极以及第二触控电极;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一电极组,多个所述第一电极组通过第一金属引线连通,其中,每个所述第一电极组由竖直方向的多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组成;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包括多个第二电极组,多个所述第二电极组通过第二金属引线连通,其中,每个所述第二电极组由水平方向的多个所述第二子电极组成。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为菱形结构;
所述第一子电极在竖直方向上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
每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与竖直方向上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通过所述金属桥连接,且所述金属桥的一端连接一个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一连接点,另一端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子电极的第二连接点。
其中,所述第一子电极和/或第二子电极的面积为50~800μ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所述触控面板包括上述的触控电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保护盖板、透明光学胶、触控层以及显示屏,所述触控层包括上述的触控电极;其中,所述保护盖板、所述透明光学胶、所述触控层以及所述显示屏依次堆叠。
其中,所述透明光学胶与所述触控层之间还设置有偏光片;所述触控层与所述显示屏之间还设置有一层所述透明光学胶。
其中,所述显示屏进一步包括薄膜封装层、像素发光层以及阵列基板;
其中,所述薄膜封装层、所述像素发光层以及所述阵列基板依次堆叠在所述触控层下方。
其中,所述触控层的第一子电极以及第二子电极与所述像素发光层的像素点一一对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第一子电极之间的金属桥全部位于多个所述像素点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2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触控基板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