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永磁同步电机二极管续流消除剩磁装置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5529.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928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可礼;李垣江;张懿;魏海峰;刘维亭;李震;张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P6/20 | 分类号: | H02P6/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同步电机 二极管 消除 剩磁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二极管续流消除剩磁装置,包括:驱动模块、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连接,用于起动、维持永磁同步电机正常运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磁模块、控制模块;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消磁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消磁模块基于所述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对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剩磁进行消除。本发明中的消磁模块基于控制模块的控制信号来对永磁同步电机中的剩磁进行消磁,避免了剩磁对永磁同步电机停机再起动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永磁同步电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二极管续流消除剩磁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永磁同步电动机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损耗小、效率高、功率因数高等优点,主要用于要求响应快速、调速范围宽、定位准确的高性能伺服传动系统和直流电机的更新替代电机。
永磁同步电机在带载起动的情况,如果前一次停机仍然存在剩磁在电机绕组内,会对永磁同步电机的起动和转速追踪造成影响。现有的做法是将永磁同步电机通过停机等待一段时间自然消除剩磁,难以得知剩磁的消除情况,无法确定永磁同步电机在后一次起动时剩磁是否已经消除至安全范围。而通过二极管续流的原理,可以将永磁同步电机中剩磁能量快速收集到储能器件中,实现有效地消除剩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二极管续流消除剩磁装置及使用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永磁同步电机剩磁消除速度慢、难以得知剩磁的消除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二极管续流消除剩磁装置,包括:驱动模块、永磁同步电机的三相定子绕组,所述驱动模块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连接,用于起动、维持永磁同步电机正常运转,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消磁模块、控制模块;用于产生控制信号;所述消磁模块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消磁模块基于所述控制模块产生的控制信号,通过所述驱动模块对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剩磁进行消除。
可选地,所述消磁模块包括:储能单元、功能开关单元;所述储能单元与所述功能开关单元连接,用于存储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剩磁;所述功能开关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以及驱动模块连接,基于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控制信号让所述消磁模块进入消磁功能。
可选地,所述功能开关单元包括:MOS管Q7、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所述储能单元分别与所述MOS管Q7的漏极、二极管VD1的阴极、二极管VD3的阴极连接;所述MOS管Q7的原极与所述驱动模块连接;所述二极管VD1的阳极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A相连接;所述二极管VD2的阴极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B相连接,阳极与所述驱动模块中的电源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D3的阴极与所述三相定子绕组中的C相连接;所述MOS管Q7的栅极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
可选地,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直流电源VDC、电容C1、MOS管Q1、MOS管Q2、MOS管Q3、MOS管Q4、MOS管Q5、MOS管Q6、二极管VD4;所述储能单元包括:电容C2;所述功能开关单元包括:MOS管Q7、二极管VD1、二极管VD2、二极管VD3,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单片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5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