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5624.6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5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0 |
发明(设计)人: | 毕相东;戴伟;郭永军;董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农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K50/80 | 分类号: | A23K50/80;A23K10/1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王理盟 |
地址: | 30038***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华蓝藻 脱毒 藻泥 草金鱼 幼鱼 新鲜 超声波处理 类胡萝卜素 促生长 贴片 增色 必需氨基酸 质量百分比 饲料 基础日粮 快速生长 蓝藻毒素 天然色素 藻蓝素 鱼体 免疫力 维生素 沉积 吸收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按质量百分比,含有40%‑45%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含水量为90%‑95%,蓝藻毒素含量低于1.0纳克/千克。所述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为经超声波处理脱毒的水华蓝藻藻泥。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因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及藻蓝素等天然色素、维生素以及必需氨基酸,配合其他基础日粮营养成分,可以显著提高草金鱼幼鱼免疫力、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提升鱼体对类胡萝卜素吸收沉积水平,使其色彩绚丽、形体优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鱼类饲料,尤其是一种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观赏鱼草金鱼幼鱼规模化培育的饲料种类繁多,多以添加海藻粉、虾红素及虾青素等提高免疫力且可增色的饲料为主,然而由于海藻粉、虾红素等物料价格昂贵,致使实际生产中上述既能提高免疫力又可增色的物料添加量较少,最终导致草金鱼幼鱼生长缓慢、免疫力低下、体色发暗、艳丽不足。
提升草金鱼幼鱼鱼类免疫力及体色的主要物料的螺旋藻,而市售螺旋藻粉均来自规模化培养,价格高昂,且在螺旋藻烘干制粉过程中损失大量的色素及维生素等既可提高鱼类免疫力又可改善体色的活性营养物质。
淡水养殖池塘频繁暴发水华,诱发水华的原因藻种主要为蓝藻,其中尤以鱼腥藻、微囊藻、束丝藻等水华蓝藻优势种类最为常见。包括螺旋藻在内的蓝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脂质、色素及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然而自然环境下水华蓝藻包括两种生态型,即非产毒蓝藻及产毒蓝藻,产毒蓝藻可产生以微囊藻毒素为主的蓝藻毒素,该蓝藻毒素对鱼类生长、发育及繁殖有一定的毒害作用,因而严重阻碍了水华蓝藻的资源化利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不但可以显著提高草金鱼幼鱼免疫力、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提升鱼体对类胡萝卜素吸收沉积水平,使其色彩绚丽、形体优美。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按质量百分比,含有40%-45%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含水量为90%-95%,蓝藻毒素含量低于1.0纳克/千克。
所述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的制备方法为:将刚打捞上岸的新鲜水华蓝藻藻泥,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脱毒,150-200kHz频率超声破碎15-25min,随后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去掉上清液,即可获得含水量为90%-95%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优选,贴片饲料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40%-45%;鱼粉10%-12%;豆粕粉10%-12%;次粉8%-10%;麸皮6%-10%;小麦粉8%-10%;玉米粉6%-8%;鱼油1%-1.5%;海藻酸钠0.9%-1.2%;氯化钙0.05%-0.1%;微量元素0.05%-0.1%;维生素0.05%-0.1%。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超声波处理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因含有丰富的类胡萝卜素及藻蓝素等天然色素、维生素以及必需氨基酸,配合其他基础日粮营养成分,可以显著提高草金鱼幼鱼免疫力、促进其快速生长,同时提升鱼体对类胡萝卜素吸收沉积水平,使其色彩绚丽、形体优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用于草金鱼幼鱼促生长增色的贴片饲料,按质量百分比,含有40%-45%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含水量为90%-95%,蓝藻毒素含量低于1.0纳克/千克。
所述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的制备方法为:将刚打捞上岸的新鲜水华蓝藻藻泥,采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脱毒,150-200kHz频率超声破碎15-25min,随后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去掉上清液,即可获得含水量为90%-95%的新鲜脱毒水华蓝藻藻泥,百分比为质量百分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农学院,未经天津农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6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