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枝状DNA的靶标触发信号级联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5661.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2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仰大勇;董宇航;姚池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2 | 分类号: | C12Q1/682;C12Q1/683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曹玉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dna 靶标 触发 信号 级联 放大 核酸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枝状DNA的靶标触发信号级联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步骤为:制备一种n枝状DNA和一种不同于n枝状的粘性末端的m枝状DNA,将5'端修饰有巯基基团的核酸探针分子通过巯基连接在金基底表面,加入待测靶标核酸分子,反应,至生物传感器检测信号稳定,加入n枝状DNA,反应,至生物传感器检测信号稳定,加入待测靶标核酸分子,反应,至生物传感器检测信号稳定,加入m枝状DNA,反应,至生物传感器检测信号稳定;直至加入一种n枝状DNA或m枝状DNA后生物传感器检测信号不再波动,最终显示出级联放大的待测靶标核酸分子检测信号。本发明操作简便,无需酶的参与,无需分子标记,成本低廉,适用范围广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酸分子检测的技术领域,涉及基于枝状DNA的靶标触发信号级联放大的核酸检测方法,属于一种定性的核酸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核酸的检测和分析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快速精准地检测核酸序列是现代医学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个性化医疗的发展趋势,现主要检测的目标分为细菌和病毒病原体、癌症标志物、遗传性疾病等[1]。癌症是全球第二大致死病因[2],很多病人由于未及时发现疾病,而错过了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间,因此癌症的早期诊断对于人类健康和安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3]。核酸可以作为一种肿瘤标志物,比如循环肿瘤DNA(ctDNA)是从肿瘤细胞上脱落下来的游离在外周血部位的单碱基突变DNA[4],携带有肿瘤细胞特异性的遗传信息,相对于正常人来说,它在癌症病人的血清中含量较高,若能在早期癌症患者的体内及时检出ctDNA,则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癌症治愈的几率。细菌或病毒病原体的侵入会造成人体受到感染,当病原体DNA发生核酸突变时,可能会使得病原体具备抗生素耐药性[5],因此可通过检测病原体DNA来判断患者所感染的疾病。当核酸变异发生在基因组编码区时,可能会改变氨基酸序列和蛋白的功能,进而造成人体遗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对基因核酸的检测可预知遗传性疾病发生的概率。然而对于临床样品来说,核酸的浓度是很低的,比如ctDNA的浓度在μg/L和ng/L之间,病原体DNA的浓度处于pg/L的级别[6],因此如何在实际样品中实现高灵敏度、高精度的核酸检测仍然是现存的难题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566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