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氧树脂硫化节能绝缘母线槽配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676104.7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175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嘉科米尼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63/00 | 分类号: | C09D163/00;C09D133/04;C09D177/00;C09D181/02;C09D5/25;C09D7/61;C09D7/65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周锦全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氧树脂 硫化 聚硫醚密封剂 绝缘母线槽 母线槽 配制 附着力 丙烯酸类树脂 加工技术领域 节能 聚酰胺树脂 搅拌分散 绝缘性能 使用寿命 铜铝合金 下道工序 混合液 活化期 聚硫醚 贴合 橡胶 剥离 制造 生产 | ||
本发明涉及母线槽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环氧树脂硫化节能绝缘母线槽配制方法,将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聚硫醚橡胶、聚硫醚密封剂、丙烯酸类树脂、聚酰胺树脂,搅拌分散,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所制得的产品与铜铝合金的剥离强度可达8900N/m,附着力很强,贴合在母线槽上时不易起层和脱落,成本低,工艺简单,不仅绝缘性能优异,而且使用寿命长;同时环氧树脂硫化聚硫醚密封剂达到活化期时,短时间内即可达到下道工序,节省了整体的生产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母线槽制造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环氧树脂硫化节能绝缘母线槽配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绝缘涂料是一种具有优良的电绝缘性的涂料,可被用作电子电气行业中产品或部件的保护性涂层。随着科技工业的发展,我们对绝缘涂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开发性能优异的H级、C级、户外,以及能应用于高温、潮湿、严寒、大温差、强辐照、腐蚀性、油污、盐雾等苛刻环境条件的高压绝缘涂料,是电工电气新材料领域的一个世界性课题。
绝缘涂料应用到与电力系统相关的设备中时,其性能主要不仅是绝缘作用,而且包括耐高温、耐腐蚀、耐冲击能性能,目前,传统的绝缘涂料,存在一些缺陷,如涂料附着力不够、易起层、脱落和绝缘寿命短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环氧树脂硫化节能绝缘母线槽配制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环氧树脂硫化节能绝缘母线槽配制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取5-15份丙烯酸树脂置于容器中,加入10-20份的混合溶剂,以4000-6000r/min的转速搅拌分散30-40分钟,得初乳液;
(2)在上述初乳液中加入铬酸锌2-8份、碳酸钙2-5份、二氧化硅1-3份、颜料1-5份和偶联剂1-4份,以3600-4200r/min的转速搅拌分散20-30分钟,得色有浆料;
(3)将环氧树脂粉末和二苯甲酮三羧酸酐混合,再加入10-20份的混合溶剂,与第一无机填料、第二无机填料、第三无机填料和上述色浆料混合,以800-1200r/min的转速搅拌分散10-20分钟;
(4)将步骤(3)中制得的混合液中加入聚硫醚橡胶5-10份、聚硫醚密封剂1-5份、丙烯酸类树脂5-10份、聚酰胺树脂10-15份,以600-1100r/min的转速搅拌分散10-20分钟,其搅拌温度为10-25℃,搅拌的湿度为30%-50%。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粉末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或双酚A型环氧树脂E44。
优选的,所述聚硫醚密封剂为环氧树脂硫化聚硫醚密封剂、MnO2硫化聚硫醚密封剂或MnO2硫化聚硫醚密封剂。
优选的,所述第一无机填料具有20W/mK以上的热传导系数和1-200μm的平均粒径,所述第一无机填料为选自氧化铝、氮化硼、氮化铝、碳化硅、氧化铍、氢氧化铍、碳化铍以及氧化镁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二无机填料具有小于10的相对介电常数和0.01-1μm的平均粒径,所述第二无机填料为选自氧化硅、氮化硼、氮化铝、溴化铝以及氟化铝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的,所述第三无机填料为滑石粉、玻璃粉、硅藻土、珍珠岩或叶腊石;
优选的,所述混合溶剂为丙酮、乙醇、丁醇、二甲苯、甲苯、乙酸乙酯或乙酸丁酯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
优选的,所述环氧树脂硫化聚硫醚密封剂的制备步骤包括:
1)在100%的液体聚硫醚橡胶中加热40%的碳酸钙以及3%的二氧化硅,用三辊研磨机混合均匀,制成膏状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嘉科米尼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嘉科米尼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61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