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7366.5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44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怡隆;李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创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04;H01B7/17;H01B7/18;H01B7/24;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郑丰平 |
地址: | 225603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保证 结构 稳定性 缠绕 电线电缆 | ||
本发明属于线缆领域,尤其是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针对现有线缆的防缠绕效果不明显,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工作成本大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芯体、第一绝缘层、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防缠绕组件;第一绝缘层、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依次套接在芯体的外部;防缠绕组件设置在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上。本发明设置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阻止线缆缠绕;支撑套为保护套提供支撑;弹片帮助弯曲的线缆快速恢复原状,维持线缆的结构;加强筋进一为线缆提供支撑,维持线缆结构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
背景技术
电缆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现实生活中电缆的使用随处可见,大如重型机械之间的电力和数据传输,小如手提电脑、手机之间的相互连接,电缆的使用甚至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领域分布在不同的空间中,有些被安装在露天或者天花板上悬空而置,有些被安放在地板表面和墙壁内。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21713703.4,授权公告号:CN207517382U,提供了一种防缠绕的电线电缆,包括电线电缆外圈和电线电缆内圈,所述电线电缆外圈的内侧壁上固定粘接有极性板一,所述电线电缆内圈的外侧壁上固定粘接有极性板二,所述极性板一和极性板二上均开设有通孔,所述电线电缆外圈的内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连杆,此装置方便人们使用,利用极性板一和极性板二之间的相互排斥,降低电线电缆之间的相互缠绕而不能解开的概率,其中排斥力,能够保证缠绕的电线电缆之间缠绕不会那么紧或者不会缠绕,利用连杆、挡块、圆筒和挡圈,方便电线电缆外圈和电线电缆内圈之间有缓冲力,也能保证连杆不会远离圆筒,进而保证结构的稳定性;但该电缆仍具有以下不足:
一、利用极性板一和极性板二之间的相互排斥降低电线电缆之间的相互缠绕而不能解开的概率,防缠绕效果不明显;
二、该电缆的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工作成本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设置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阻止线缆缠绕;支撑套为保护套提供支撑;弹片帮助弯曲的线缆快速恢复原状,维持线缆的结构;加强筋进一为线缆提供支撑,维持线缆结构的稳解决了现有线缆的防缠绕效果不明显,结构稳定性差,使用寿命短,工作成本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能够保证结构稳定性的防缠绕电线电缆,包括包括芯体、第一绝缘层、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第三绝缘层和防缠绕组件;所述第一绝缘层、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依次套接在芯体的外部;所述防缠绕组件设置在防火海绵层、第二绝缘层和第三绝缘层上;所述防缠绕组件包括弹片、支撑杆、第一弹性件、保护套、第二弹性件和支撑套;所述第二绝缘层上设置有通孔;所述支撑杆穿过通孔,且呈放射状设置在芯体的外围,支撑杆靠近芯体的一端连接弹片;所述支撑套设置在第三绝缘层的外壁上;所述保护套滑动设置在支撑套内,且伸出支撑套;所述支撑杆远离芯体的一端穿过第三绝缘层,且伸入对应位置的保护套;所述第一弹性件套接在支撑杆靠近芯体的一端,第一弹性件的一端连接第三绝缘层,另一端连接防火海绵层;所述第二弹性件设置在保护套内,第二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保护套顶部,另一端连接支撑杆远离芯体的一端;所述第二绝缘层远离芯体的一端设置有加强筋;所述第三绝缘层靠近芯体的一端设置有与加强筋匹配的卡槽;所述加强筋和卡槽卡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中段套接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设置在支撑套内,第三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保护套,另一端连接第三绝缘层。
优选的,所述弹片为瓦片状结构,弹片沿芯体的轴线方向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创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创群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36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