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缩短传收器的运行模式过渡期间的传收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77460.0 | 申请日: | 2019-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42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张简协修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401 | 分类号: | H04B1/401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黄艳;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缩短 传收器 运行 模式 过渡 期间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出一种传收器中的传收器控制电路,其包含:一接收端电路;一传送端电路;一共享滤波电路,由接收端电路与传送端电路共用;一第一模式开关,用于切换共享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路径;一第二模式开关,用于切换共享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出路径;一模式开关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第一模式开关与第二模式开关;一短路开关,耦接于共享滤波电路的其中一个滤波器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以及一短路开关控制电路。在传收器从接收模式过渡成传送模式的期间,短路开关控制电路会先导通短路开关一段时间,然后再关断短路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收器(transceiver),特别涉及一种可缩短传收器的运行模式过渡期间的传收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装置中需要设置传收器来处理要传送的信号以及接收到的信号。为了节省电路面积与硬件成本,有些传收器中的传送端电路(transmitter circuit)与接收端电路(receiver circuit)会共用部分电路元件。当传收器需要从接收模式切换成传送模式时,传收器必须等待传送端电路与接收端电路所共用的电路元件先完成初始化程序后,才能进入传送模式开始传送信号。换言之,在传收器要从接收模式切换成传送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先经历一段运行模式过渡期间。
然而,有些应用环境对于传收器的运行模式过渡期间的时间长度有很严格的限制。倘若无法有效缩短传收器的运行模式过渡期间,便会导致传收器无法满足相关应用的规格需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缩短传收器的运行模式过渡期间,实为有待解决的问题。
本说明书提供一种传收器中的传收器控制电路的实施例,其包含:一接收端电路,设置成处理该传收器所接收到的信号;一传送端电路,设置成处理该传收器所要传送的信号;一共享滤波电路,包含有多个滤波器,且由该接收端电路与该传送端电路所共用;一第一模式开关,耦接于该共享滤波电路的输入端,用于切换该共享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入路径;一第二模式开关,耦接于该共享滤波电路的输出端,用于切换该共享滤波电路的信号输出路径;一模式开关控制电路,设置成控制该第一模式开关与该第二模式开关的运行;一第一短路开关,耦接于该多个滤波器的其中之一的两个差分式输出端之间;以及一短路开关控制电路,设置成控制该第一短路开关的运行;其中,在该传收器从一接收模式过渡成一传送模式的一第一过渡期间中,该短路开关控制电路会将该第一短路开关先导通一第一预定时间长度,然后再关断该第一短路开关。
上述实施例的优点之一,是可大幅提升第一短路开关所耦接的滤波器的趋稳速度,进而缩短前述第一过渡期间的长度。
上述实施例的另一优点,是可有效避免传收器控制电路在第一过渡期间中产生错误的传送信号给相关的传送天线。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将搭配以下的说明和附图进行更详细的解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传收器控制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图2为图1中的传收器控制电路在接收模式中的简化后操作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传收器控制电路操作在传送中的简化后操作示意图。
图4与图5为本发明其他实施例的传收器控制电路简化后的功能方框图。
符号说明
100 传收器控制电路(transceiver control circuit)
102 接收天线(receiving antenna)
104 传送天线(transmitting antenna)
112 模拟前端电路(analog-front-end circuit)
114 模拟转数字电路(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模拟数字转换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瑞昱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774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据通信模块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网计量自动化终端系统及通信定位方法